阅读记录

第一百一十八章暗涌[2/2页]

客宋 纸上谈八年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nbsp;  这其中让赵太炎有些印象的是一个叫宇文黄中的成都学子,因为赵太炎的一圈多少和苏门都扯上关系。
      苏轼当时也可算是蜀党的领袖,蜀地人对苏轼至今十分思念,宇文黄中也不例外。
      此时这个小圈子里赵太炎正在谈论朝制,赵太炎道:“为什么从仁宗皇帝一直到当今陛下一直在试图变法。因为变法是大势所趋!
      三冗问题已经是老调重弹,每名变法者都试图改善其中的弊政。但是三冗问题沉疴多年,历代变法者以为非重药不能治。
      窃以为如今尚不是用重药的时候,还是应该先是细火慢炖,待水到渠成。
      王荆公曾言民不加赋而国足用,这句话很美好,但是王荆公并没有做到。
      但是这句话能不能做到?我认为能!所谓开源节流,节流的空间不大,唯有开源!”
      宇文黄中道:“只是遍观变法,所谓开源无非与民争利耳!”
      赵太炎道:“我们从茹毛饮血发展到今天的礼仪之邦,其中所历的过程是一个积累的过程。
      无论是文化还是财富,我们都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所谓财富固定,不在你这就在我这是不正确的。
      开源就是孔圣人的一本数千字《论语》发展成今天十万字的注释,开源就是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宇文黄中道:“赵兄明见,只是如今这开源一事向来颇为艰难。赵兄虽然侃侃而谈,但不知赵兄可有具体的开源之策?”
      赵太炎道:“在下既然想到了开源,那么胸中自然有些想法。听说如今朝廷在广州、杭州?明州?泉州?密州设立市舶司。
      这些市舶司每年进口香料?宝物?药材及纺织品等?出口纺织品?农产品?陶瓷?金属制品。
      但无论是迎来送往,市舶司都会抽税,除去贪污浪费,市舶司的每年收税在五十万缗以上。若是可以让市舶司的税收高大百万缗,甚至是千万缗呢?”
      宇文虚中笑道:“赵兄不会是想竭泽而渔吧?”
      赵太炎摇摇头道:“非也,只是若是让来往的商船可以增加一倍,那么市舶司不就可以有百万缗的收入了吗?”
      宇文虚中摇头道:“谈何容易?”
      赵太炎道:“这就需要朝廷的大力扶持,万国喜欢我们的瓷器喜欢我们的纺织品,喜欢我们的茶叶。那么我们就成规模成建制的去发展这些东西。
      特别是仿制品这块,今年我在郓城和一些妇人共同研究出来了纺车,将织布的速度提升了十倍。
      丝绸皆是富贵人家的衣物,麻布穿在身上也不舒服。是以我在郓城开辟了棉花地,现在郓城的纺织作坊已经招收了一百多名妇女进行纺织。
      如此一来,仿制品肯定就会出现大量的剩余。郓城若是消化不了,就会贩卖到济州。
      同样,若是全国的纺织品都有剩余,那么就可以全部倾销到万国。
      这样一来,不止是织户可以挣到钱,商人可以挣到钱,税收也会增加很多!
      同理,只要其他的商品通过了提高产量而变得有所剩余,就可以随着商道汇通天下!这样,百姓和国家就都富足了!”

第一百一十八章暗涌[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