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当多人的问候。被晁补之肯定的人,将来应该也是个进士。
能不能封侯拜相的不知道,但只要是进士,基本上就会比在场之人混的好。
人,都是势利的。富在深山有远亲,穷在闹市无人问是自古以来的真理。
赵太炎微笑着和所有人打着招呼,在崔祯一脸艳羡中重新坐了回来。
结束了猜字谜环节之后,崔抟强笑道:“恭喜刚才的郓城赵兄在这次中秋诗会拔了头筹。
不过中秋诗宴的主题还是诗词歌赋,接下来我们来一个击鼓传花,花落谁家谁就要赋诗一首,否则就罚酒一杯!
即是中秋,所作之诗就要有中秋之意。现在花在晁学士手中,鼓在崔大人手中,那么就请两位长者发号施令吧!”
崔度笑了一声道:“那我就开始击鼓了?”
晁补之笑道:“请便!”
崔度点头道:“咚……咚!”
不过一下的功夫,花还在晁补之的手中没有扔出去,崔度就直接喊停。
崔度笑道:“晁兄,今日来没听你作诗,我们可甚是想念,是以莫要怪我使诈啊!”
晁补之摇摇头,无奈的道:“你们呀,也罢,就让我抛砖引玉吧!”
晁补之看着天上的明月,吟道:“青烟幂处,碧海飞金镜。永夜闲阶卧桂影。露凉时、零乱多少寒?,神京远,惟有蓝桥路近。
水晶帘不下,云母屏开,冷浸佳人淡脂粉。待都将许多明,付与金尊,投晓共、流霞倾尽。更携取、胡床上南楼,看玉做人间,素秋千顷。”
晁补之这边念,早有晁补之的堂弟,号景迂生的晁说之在记录,誓要将这次诗宴举办成功。
待晁补之吟过诗后,崔度夸赞道:“晁兄不愧是苏门四学士,这一首从天上到人间,又从人间到天上。
天上人间浑然一体,境界阔大,想象丰富,词气雄放,我仿佛见到了苏学士成仙归来呀!”
苏学士已经仙逝,而晁补之自号归来子。崔度不动声色的赞扬,确实是搔到了晁补之的痒处,让晁补之喜不自禁。
崔度在笑声中开始击鼓,当花传到崔抟桌上的时候,鼓声戛然而止。
崔抟应该是早有准备,相当从容的起身道:“中秋月。月到中秋偏皎洁。偏皎洁,知他多少,阴晴圆缺。
阴晴圆缺都休说,且喜人间好时节。好时节,愿得年年,常见中秋月。”
这首中秋月上片首句与下片末衔接,而上片末句与下片首句又构成顶针,如此回环往复,类似回文,饶有趣味,在崔抟赢得了满堂彩。
鼓声再度响起,这次竟直接传到了赵太炎的桌上,赵太炎淡定的看了崔抟一眼,吟道:
“忆对中秋丹桂丛,花也杯中,月也杯中。今宵楼上一尊同,云湿纱窗,雨湿纱窗。
浑欲乘风问化工,路也难通,信也难通。满堂唯有烛花红,歌且从容,杯且从容。”
第九十一章曲水流觞[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