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力弱,倾全国之力支撑这场战争,粮草消耗巨大。国内已经传来消息,若半月之内无法攻下辽东城,新罗王便要下令撤军了。”
      李川点了点头,似乎并不意外。
      他缓缓起身,走到营帐中央,环视一周,目光最终落在金喜正身上,露出一个高深莫测的笑容。
      “金将军不必忧虑,朕此次前来,是给新罗送礼的。”
      “送礼?”金喜正一愣,有些摸不着头脑。
      李川并未直接回答,而是朝着帐外挥了挥手。
      苏定方心领神会,立刻带着燕云十八骑走了进来,他们手中,赫然拿着一面面染血的旗帜。
      那旗帜的样式,正是属于高句丽的!
      旗帜之上,刀剑劈砍的痕迹清晰可见,浓重的血腥味扑面而来,令人作呕。
      金喜正瞬间瞪大了眼睛,不可思议地看着眼前的旗帜,再联想到之前听说的多姆拉小镇被屠的消息,他瞬间明白了什么,震惊地看向李川,声音有些颤抖:
      “这……这是……”
      李川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嗜血的笑容,语气轻描淡写,仿佛在说着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多姆拉小镇的旗帜。朕亲率亲兵,一夜之间,血洗了多姆拉,以振炎国军威,也算是……给新罗助助兴。”
      营帐内瞬间变得鸦雀无声,所有人都被李川的魄力和手段所震慑。
      金喜正更是惊得说不出话来,他万万没有想到,这位年轻的炎国皇帝,竟然如此杀伐果断,铁血手腕,令人胆寒。
      他看着李川的眼神,充满了敬畏。
      空气仿佛凝固,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
      就在这时,李川再次开口,打破了沉默,语气中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意味:
      “金将军,朕此次前来,还带来了一些东西,相信会对贵军有所帮助。”他顿了顿,意味深长地看着金喜正,嘴角勾起一抹神秘的笑容:
      “把东西抬上来……”
      李川的声音在营帐内回荡,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苏定方应声而出,片刻后,几名士兵抬着几个沉重的木箱走了进来。
      箱子打开,里面整齐地码放着一排排箭矢,箭簇闪烁着寒光,锋利无比。
      金喜正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他上前一步,仔细端详着这些箭矢,脸上露出惊喜的神色。
      “这是……精钢箭簇!”
      他惊呼出声,随即又意识到自己的失态,连忙收敛了表情,向李川躬身行礼,“陛下慷慨,新罗感激不尽!”
      李川摆了摆手,示意他不必多礼。
      “区区三万支箭,不足挂齿。金将军专心攻城便是,朕的军队会阻拦辽东城的支援与补给。”
      金喜正闻言,心中大定。
      有了这三万支精钢箭簇,新罗军队的战斗力将大大提升,攻下辽东城的希望也增加了几分。
      他再次向李川行礼,语气中充满了感激:“陛下恩德,新罗永世不忘!”
      李川点了点头,没有再说什么。
      他转身走出营帐,望着远处的辽东城,眼神深邃,仿佛要将整座城池看穿。
      “定方。”李川轻声唤道。
      “末将在!”苏定方连忙上前一步,躬身应道。
      “你派一支百夫长队,去草原深处寻找辛弃疾。”
      李川的声音很轻,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命令。
      苏定方一愣,他抬头看向李川,“陛下,辛将军他……恐怕已经……”他没有把话说完,但在场的人都明白他的意思。
      辛弃疾失踪已久,多半已经凶多吉少。
      李川摇了摇头,语气坚定:“不,朕相信他还活着。草原深处,或许有我们意想不到的发现。”
      苏定方不再多言,领命而去。他知道,李川的判断从来没有错过。
      李川回到营帐,闭目养神。
      他知道,一千骑兵外加三千魏武卒要阻拦辽东城的支援和补给,任务艰巨。
      而且,他心中还有一个更大的担忧——大唐军中的叛徒。
      “会是谁呢?”李川在心中暗自思忖。
      他想起了长孙无忌,想起了杜如晦,想起了朝堂上的种种纷争。
      夜色渐深,大漠深处,风沙呼啸。
      一支身着破旧皮甲的军队正在艰难地跋涉。
      他们的旗帜早已残破不堪,但上面依稀可见“乞活”二字。
      这支军队,正是被历史尘封的乞活军。
      月光洒在沙丘上,将一切都染上了一层银辉。
      一个身影静静地站在沙丘顶端,他身披一件破旧的黑色斗篷,在风中猎猎作响,手中握着一柄锈迹斑斑的长刀。
      “将军……”一个沙哑的声音在夜风中响起,充满了疲惫与不安。

第116章 辽东城外[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