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 24章 城郊大宅院[1/2页]

一人,一驴闯异界 爱吃拌面的黑熊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这一路都是按照小吴的导航路线走,他就在队伍前面骑着大黑驴带着路。
      虽说到了北晋,却也不敢掉以轻心,偶有山贼马匪出没并不奇怪,一边地图开着警戒,一边算算脚程,争取赶在夜幕降临的时候,可以找个安全的歇脚地。
      有时候也会在路边山野打些冬天出来觅食的小猎物,改善下大家的伙食。
      刘老四在几次打猎中更加熟悉了雷明顿的使用技巧,老三更像是有天赋,打移动目标,一枪一个准。看得两个猎户心痒,对于他俩的神器更是羡慕不已。
      当然,吴道长也不敢随便给,目前有两把霰弹枪护卫这个队伍已经很够用了。何况他背上还有把更玄幻的法宝。
      大曲到州城三四百里路,花了三四天,总算平平安安来到晋州十几米高的城墙外。
      “老刘哥,咱们确定绕城而过?”小吴看了下远处的城墙,回头向老刘问道。
      “嗯,这一进城,众多文书要签字画押,又要交税,咱们一百多人,要交的税费不小,能省点就省点,还是按原来计划,绕过去。”老刘对古代进城手续也有些头疼。
      婉儿轻轻掀开车厢窗帘一角,怔怔地看着远处那高大的青砖城墙,心里更是起伏不平。
      陈素迎留心到婉儿的神色,柔声说道:“婉儿,这州城里边你要是有亲戚可以投奔,我让你刘叔带着你姐弟俩前去。”
      婉儿放下窗帘,缓缓地摇了摇头:“以前有,现在已经不在了,不用麻烦刘叔叔了,我姐弟俩就跟着你们一块吧。”说着眼眶微红了起来。
      陈素迎看到她这样,也不知道如何出言安慰,只是坐过去温柔的把她搂在怀里,轻轻摸着她的背。
      队伍绕过州城,往北继续行进,所见之处,都有逃难至此的流民在沿路落脚,州府也有派遣军士在维持秩序,或是帮他们搭建一些简易窝棚,以度过严冬。
      几户乡绅积善之人,在路边凑一起搭建些施粥棚子,很多衣衫单薄,缩着脖子的难民分别排着队,眼巴巴看着前面粥桶,拿着破陶碗等候着,希望能尽快轮到自己,打上一碗热腾的稀粥。。
      有大声吆喝要找些民工干活的,终究是僧多粥少,纵然找到工做的是满脸喜色,未能如愿的却是唉声叹气,埋怨自己运气不好。
      有挎着破烂篮子在路上捡些牛马粪便,卖给附近农户换一两个铜板的。
      也有跪在路边插标卖身的,旁边蹲着的大人拢着袖……每个人眼睛都是那种黯淡无光,看不到自己的希望在哪。
      小吴老刘两人望着这些难民,唯有叹气。
      一行人慢慢经过这条路,小心的绕过他们,向着每个人内心都充满期盼的地方前行。
      这时城楼上,霍青也在看着这一大群难民,眉头紧锁,就算是熬过这个冬天,来年开荒也来不及种粮食养活他们。
      如今南边京城刻意减少漕运,理由是运河结冰,粮食船运不过来,陆路仅仅只能维持边军所需。海运粮食却又常因刮风船沉时有时无。
      霍青拍着城楼箭垛满眼愁云惨雾,却又一时束手无策。
      小宿县,位于晋州东北一百多里外,北边游民经常带着皮毛,肉干,奶制品,宝石或是淘到的狗头金到县里跟南边的商人进行商品交换,南边的茶叶,盐巴,布料,陶瓷用具,铁具都是他们急需商品。
      铁器却是朝廷三令五申严厉禁止交易。禁不住利润大,不少商人还是会冒着被砍头的风险偷偷的运了过去。
      老刘他们进入县城,也对这个小县摩肩接踵繁荣景象有些诧异,大街小巷到处都能看到身穿奇装异服,满脸胡须,白皮黄发的域外人士在那行走。
      小吴跟老刘三口对此一点感觉都没有,倒是其他村民看到这些域外人士,如同见到传说中的妖魔鬼怪,个个都惊讶不已。
      找了一遍客栈,几乎都住满了行脚商人,好不容易问到一处偏僻角落,在那找到了一间客栈,但是房间远远不够,只能是安排夫子及留几个小厮住下来,其余的人都准备到城郊找个安静的地方宿营。
      老刘先去县衙报备一下,把之前登记的花名册送到县衙。
      县令说道:“张大人已经修书与我,刘先生的情况本县已详细了解,你们到了地方,选好里正,把村名取好报备本县衙就可。本来州府有农具,赈灾粮食补予你等,现如今州府财税吃紧,粮食也是接济不上,所以实在是难以兑现,望能体谅。”
      老刘赶紧回道:“州府及大人已经很是厚待我们,大人这么说折煞我等了,眼下我等粮食堪能自保,至于农具,草民还有些许银钱可以置办些。到了地方安顿下来后,草民理应前来报备,大人有心了。”
      接下来县令也简单说了自己辖区一些事项,让老刘他们多注意些。叙述完后,老刘作揖告别了县令。
      回到队伍,带着他们先去城郊找个空地安顿。
      “小吴,你留意着大伙安全,我要去城里找牙行看看有没有合适的院子,先买上一座大点的院子,把老人妇女小娃安顿好。”老刘跟小吴说道。
      小吴回道:“行,这里我会认真盯着,你自己进城也得悠着点,看这里的院子估计不便宜。”
      随后老刘跟媳妇拿了银票,带着福全叔再次进城。
      一路问了过去,找到城里最大的牙行。
      老刘进去看见几个伙计打扮的在忙活,于是打个招呼:“请问各位兄台,哪位是管事,小弟有事相询。”
      几个伙计闻声都看了老刘一眼,其中一个接话道:“这位大哥,有何事,管事掌柜都不在,他们一早去了集市,这里就我们几个,大哥是想买卖仆役丫鬟,还是牲畜车具?”
      老刘说出了自己来的目的:“兄弟想买一座宅子,不知道贵行手头上有没有三进院落售卖?”
      那位伙计想了一下,也不敢确定,就问其他伙计。大家都摇摇头,均表示自己不熟院子行情。
      那位伙计只能歉意说道:“这位老哥,我们都不经手院子买卖事宜,这些大的买卖都是掌柜或是管事接手,能不能留下联系地方,等管事回来,我立即回报管事。”
      老刘也是无奈,只能把联系的地点留下。带着福叔继续在城里找其他小点的牙行问问。
      全城几

第 24章 城郊大宅院[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