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二百七十一章,业障难还(一)[2/2页]

大明妖孽 汉八刀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哦,这事儿我也听说了,既然援兵全无,城中的这千把号人便是鞑靼人接下来要啃的硬骨头喽。”柳如松苦笑。
      “硬骨头?嘿嘿,这也难说。”
      “怎么?”
      “我看那道一、玄清和茅普之流便颇有献城投降的意思。”自打进了这座由司徒远掌握的城池,洪云定总是有些疑神疑鬼。
      “这也难怪,半年来,那些江湖草莽不知吃了多少苦头,被朝廷杀死了多少亲友。现下若要他们为国家效力,替朝廷守边,当真强人所难。”柳如松只是轻轻的叹了口气。
      “李济说,这帮人现下在城中可是颇得人心。万一他们……”洪云定忧心忡忡。
      “万一他们反水,你我可就处境堪忧了,是不是?”柳如松的眼神也变得警觉起来,声音却压得更低。
      “没错,兄弟我担心的就是这个……”洪云定神经兮兮的也跟着压低了嗓门。
      “李济那厮不会没有什么后手吧?”此时此刻,柳如松忽觉只有李济这个大魔头才能化解眼前的危机。虽然他打心底里不愿承认这个现实,但真到了这要紧关头,脑海里第一个浮现出来的救星却只有这一人而已。
      “李济对我说,他已然和司徒兄弟商量妥当。他们会一边用迷信的教义蛊惑城中百姓拼死抵抗敌军,一边会对道一和茅普这样的骨干许以重利。”洪云定皱眉道:“后来,李济还带着我、冯公公以及满参将一起来到哈烈王子贝孙忽的小屋,与其畅谈了一番……”
      “和那哈烈王子有甚说的?”柳如松也皱起了眉头。
      “李济当真好不要脸,那厮又施展起他的迷心之术,让哈烈王子深信之所以被困孤城,是因为其昔日对鞑靼贵胄那莽撞的一箭,使得一直安分守己的翁牛特部发生了反叛;而他现下身处的危城正由大明的一群子民誓死捍卫!”洪云定笑得颇为苦涩:“为了大明与哈烈国的长久和平和友谊,他们甚至愿意献出宝贵的性命,替王子消灾解难……”
      “那贝孙忽也吃了神仙肉了?”一听说李济又用妖法害人,即便镇定如柳如松,也不由眉角跳个不停。
      “吃了。为了加快药力,大魔头一口气便让那哈烈王子吃下了满满三大碗的迷药。”洪云定说着说着,一想到那肥腻腻,白乎乎,犹如脑花的“神仙肉”,胃里便泛着恶心,只觉自己的舌头也开始发起苦来。
      “哈哈,如此一来,倒是能让冯公公和满参将放下心来。”柳如松干笑了两声,脸上却比哭还难看:“带领哈烈王子参观大明剿匪,本是朝廷专门给西域使团欣赏的保留节目。此番不幸露陷,定然会让冯满两人遭到株连。这个李济倒也真是厉害。给那贝孙忽几碗神仙肉下肚,非但将破绽彻底的瞒了过去,还将罪责都推在了这个哈烈王子的身上;让冯满二人勇立新功,给咱大明又挣了一回脸面。”
      “是啊,咱大明的脸面还真不好挣。每一次朝廷的威加海内,都要用无辜百姓和英勇将士的鲜血拿去渲染。”洪云定不无感慨道:“只是我总是觉得,如此的坑人法子不知朝廷还能用到几时?我看那茅普之流便第一个不愿意再受朝廷的节制。”
      “或许那李济也能用相同的法子与他们‘谈谈……”柳如松不怀好意的笑了笑。
      “听幻衣说,此番逃入许家堡实在过于仓促,李济所带的神仙肉大多也给那贝孙忽吃了。现下虽又种了一些,一时半会儿却也长不出多少。”一想李济那血色全无的脸孔,洪云定不知是喜是悲,只是淡然的与柳如松说道:“更何况,施展如此妖法需要太多的精力。以李济这样的病体,解决一个贝孙忽已让他差点当场昏倒;若要在茅普这帮江湖客的面前故技重施,恐也力有不逮。”
      “依我之见,这里是否能够抵挡住鞑靼人的进攻,关键还得看司徒远的决心。”柳如松沉思了一会儿,忽然说道。
      “李济和司徒腾都是他的亲朋,这两人是官面上的人物,自然会让其坚决守城。”洪云定道。
      “我观那司徒远的面相,形若病虎,势若蛟龙,决不可等闲视之;按照咱捕经里的说法,这种人要么就受困于时局,本领不得伸张;要么就一飞冲天,如大鹏展翅一般,纵横千里,谁也难以驾驭。”柳如松对洪云定的话不以为然:“幸好此人神色严正,没有半分浮浪之色,要不然真的耍起阴谋诡计,恐怕那个李济也要甘拜下风。”
      “哎呦,听柳兄的意思,司徒远那厮还是个人杰……”洪云定怔了一怔,笑得有些尴尬,也有些不甘。
      “以此人面相来看,这是个自作主张且打定主意便顽固不化的家伙。最要命的是他心存善念,绝非歹人。此时此地,却更让人有些担心……”
      “呵呵,司徒远并非歹人怎还让您老哥担心了呢?”洪云定这是越听越觉的奇怪。
      “你想啊,一边是拿城中无数无辜作为自己升官的赌注,与鞑靼人殊死一搏;一边是要救全城百姓于水火之中,去背弃那个要将他们斩尽杀绝的大明朝廷;你说但凡是个良善之人,会选择前者还是后者?”
      “你是说,说不定那个司徒远会投降鞑靼……”洪云定听柳如松这么一说,心火上升,竟惹得额上冷汗涔涔。

第二百七十一章,业障难还(一)[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