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看他的样子,似是在探查这些弓弩的构造。”洪云定答道。
“却不知二位可曾想过?一个在东厂骗吃骗喝的门僧为何放下为太监祈福的‘正事儿不做,莫名其妙的自投罗网到这飞羽赌坊?一个看上去碰一下就倒,戳一指便死的病和尚为何能有缩骨奇功?一个身怀绝技却大隐隐于朝的西域喇嘛为何要在已然可以脱身的时候,硬是装病不走,冒着极大的风险潜入制造兵器的密洞,探听这里弓弩的虚实?”李济的话语开始咄咄逼人起来。
“难不成这门僧还有别的门道?”柳如松当然知道门僧的种种行径十分可疑,只是无法断定其真正的目的而已。不过在李济这样的聪明人面前,柳如松还是决定要以退为进,因此才明知故问了一句。
“有啊,当然有啊。”李济那白净的脸上忽然泛起了一层红光。
“那门僧到底是什么来路?”这几日,门僧的那些古怪举动在洪云定心中久久盘绕,让其百思不得其解。此番听李济这么一说,不由得也有些心痒难耐起来。
“他不是东厂的人、也不是乌斯藏的人、更不是咱们锦衣卫的人。”这时候,反而是李济变得心平气和:“他不是鞑靼人,也不是瓦剌人、和东瀛无干、与交趾无缘、跟朝鲜无涉。哈哈,这家伙的故乡离咱大明有千里之遥,但他所学的功夫却有些中原江湖的套路。二位大人不妨猜猜他到底是何方神圣?”
“哼,这门僧的来路真是奇了,难不成来自西游记里面的傲来国吗?”见李济还在自己面前故弄玄虚,洪云定没好气道。
“嗯,不错,听说傲来国里有一只孙猴子,后来还当上了什么来着?哦,想起来了,叫什么齐天大圣……”柳如松也终于绷不住大笑了一声:“李大人既然如此爱卖关子,倒不如将这秘密永远留在心中。这世上要命的机密不少,知道了反而会惹祸上身。我和洪大人不知实情也未必不是件好事,”
“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李济冷冷的扫视着洪柳二人,冷不丁冒出一句圣人之言:“却不知二位可曾明白其中的真意。”
“李大人是文官出身,却要考校起我等武夫的学问了?不过幸好在下也曾读过几年私塾,这么浅薄的东西倒也记了一些。”洪云定冷哼道:“当年教我的先生曾讲解过,说孔圣人这句话的意思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才是真正的智慧。”
“看来洪大人请错了先生。”李济狡诈的挑起了眉毛,将目光转向了柳如松,看他这副戏谑的表情,似也在等对方开口出丑了。
“哈哈,李大人莫要看我,我一个臭捕快,能认几个斗大的汉字已然不错,怎能体会孔圣人的意思?”柳如松见李济瞧他,连忙故作心虚的摆手。
“柳大人但说无妨。”李济摆出一副不耻下问的做作模样。
“有道是听话听音,虽然下官不知道李大人方才所说的圣人之言是什么意思。但是听大人的语气,下官也能猜出一二。”见李济咄咄逼人,柳如松倒也不好一再装傻充愣,只见他正色道:“如果下官猜的没错,李大人认为孔圣人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就算大人你明白事情的缘由,但如果其他人不该知晓,你也不能说自己已了然于胸了。说白了吧,李大人这个关子现下还要继续卖下去。待到时机成熟,自然会和盘托出的。”
第一百十四章,知之为知之(一)[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