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三百三十三章 病[2/2页]

我在镇抚司探案那些年 十万菜团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张谏之怔了下:“今日怎么这般快。”
      从宅子去书铺,一个来回最少一盏茶的功夫,可家丁前脚出门,后脚就带来了。
      家丁忙解释道:“刚出门就遇上了报童,在沿街兜售此物,便直接买了来。”
      “唔,是那招募的摊贩?”张谏之知道这事,“据说是报社雇佣的人手,竟连这边也有了么。”
      家丁点头,说道:
      “扩散的可快着呢,现在每日天不亮,各个书铺外头就有一群报童等着了,都在说那六角书屋会做生意,这大冬天的,知道人不乐意出门,竟雇人出来卖了。”
      张谏之摇头,感慨道:
      “雇人收买不是什么新鲜法子,之所为未大行其道,无非是利薄,那齐平招募报童,也不只是为了生意。”
      家丁困惑不解,心想不为了赚钱,还能是什么。
      张谏之并未解释,将报纸摊开,缓缓阅读,他看的速度不快,偶尔还会停下思考。
      炭饼入市后,木炭与石炭的价格皆有所滑落,这与预期相符,也是今日未曾召开朝会的原因。
      随着灾情跨过拐点,朝堂上紧绷的气氛,终于有所舒缓。
      “接下来只要持续施为,打击奸商,将此法向其余州府铺开,寒灾便可扼制,不虞酿成大祸。”
      张谏之思忖着,翻到最后一页,惊讶发现,这一页,竟详细列明了六角书屋筹措银两去向。
      购买物资几何,自何处购得,耗费多少,又送去了何人……井井有条,一一列出。
      要知道,这个时代的募捐全然是“黑箱”,所以才有“乡绅的如数奉还,百姓的三七分账”的套路。
      甚而,操持赈灾本就是许多人眼中的“肥差”。
      身为吏部尚书令,他对此更是心知肚明,却亦无法禁绝,官场上和光同尘,本就是从政的基本智慧。
      可如今,这个屡次创造奇迹的少年,却用这种方法告诉所有人,清白是可行的。
      “齐平……”张谏之念着这个名字,眼神有些复杂。
      过往,齐平虽做出过许多大事,但张谏之却从未挂念在心上,只当是个有才华的后辈。
      饶是午门广场演示器械,也只是惊讶,可此刻,这位内阁大学士心中有了赞叹,以及……敬佩。
      “敢为天下先,人所不能为……”张谏之叹息一声,合上报纸,朝外喊道:
      “备车。”
      不多时,张谏之未穿官服,只穿常服乘坐马车离开宅邸,未去衙门,而是朝外城赶去。
      ……
      东城。
      张谏之带着护卫抵达,扮做寻常富家翁,穿街过巷,暗访灾情。
      街道上,有官吏来往行走,挨家挨户,统计人口,发放凭票,以此领取钱粮。
      路口,有粥棚支起,穿着靛青色棉袍的六角书屋伙计,领着一些书生,在熬煮米粥,前头排起了长队。
      冰冷的晨光里,香气弥漫,米粥粘稠,比之官府粥棚里的清汤寡水,好了不知多少。
      “谢谢大善人。”一名贫民领到米粥,感激涕零,高呼善人大老爷。
      发放米粥的是个书生,闻言摆手道:“你们要谢的不是我,是齐公子。”
      “莫不是赢了南人的齐公子?”有人问。
      “正是。”书生一脸钦佩,当即科普起齐平所作所为。
      张谏之站在远处,讶异道:“哪里来的书生?”
      身旁的家丁解释说:“是自愿散粥的‘志愿者,唔,是叫这个名字。齐百户那首诗在读书人中影响颇大,不少书生应征而来。”
      “无怪乎并未贪墨,书生意气,比之衙门胥吏的确要更干净些。”张谏之恍然。
      家丁犹豫了下,说:“其实即便没有这些人,六角书屋的伙计也不大敢贪墨的……”
      接着,他将齐平查账的故事转述了下。
      张谏之听得津津有味,叹息道:“恩威并施,慧眼识才,此子虽未入朝,却已深得用人要义。”
      家丁道:“老爷赏识他?”
      张谏之自嘲一笑,摇头往回走:“是陛下赏识才对……”
      他没继续说下去,亦不准备再看,这时候,却突然听到惊呼声,扭头望去,只见排队领粥的一人直挺挺倒了下去,旁边人抢救。
      “去看下。”张谏之说。
      家丁领命而去,不多时返回,摇头道:“患了风寒,烧昏了。”
      张谏之皱眉:“伤寒病人多么?”
      家丁道:“今年好像挺多的,不少人都咳着。”
      张谏皱起眉头,大灾之后必有大疫,寒灾已有遏制法子,这风寒病,可莫要扩散开才是。
      ……
      又一个清晨。
      南城小院,房间内,齐平盘膝坐在床上,口鼻间窜出一道白色的气箭。
      “啪”的一声,将桌上倒扣的茶杯击碎。
      旋即,无形力场扩散,破碎的杯子又拼凑起来。
      睁开双眼,齐平结束了这一轮冥想,感受着气海中滂湃的真元,充满了满足感。
      这几日,他除了听取铺子汇报,大多时候都闷在家中,吐纳修行,按照杜元春的提醒,稳固境界。
      “好几天没去衙门了,不能再旷工了。”齐平起身,将破碎的瓷片收入簸箕,推门而出,伸了个懒腰,浑身骨节鞭炮般炸响。
      扭头朝云家院子走去,准备蹭一波饭。
      推开门,却看到云青儿端着热腾腾一碗姜糖,从厨房走出来,与他撞了个对脸。
      “怎么了?”齐平察觉出少女情绪低落,与平素没心没肺的吃货迥异。
      云青儿素白的脸蛋上挂着沮丧,说:“爷爷染了风寒,我给他煮了姜汤。”
      齐平一愣,忙跟着云青儿进了屋子,果然听到云老先生咳嗽声。
      “太傅,病了怎么没与我说。”齐平来到床边。
      鬓角斑白,面容慈和的云老先生靠在枕头上,挤出笑容,摆手道:
      “并无大碍。”
      云青儿沉着小脸,一屁股坐在床榻边,抱怨道:
      “你偏要去东城,那边染病的人本就多。”
      齐平扬眉道:“东城许多人染了风寒病么。”
      太傅叹息一声,说:
      “这几日患病人越来越多了,天寒地冻,加之大雪污了城中水,已有蔓延之相,铺子里的伙计都有不少染病的,原想着有了石炭,会好过些……唉。”
      不,冷热交替才更容易生病……齐平心中一沉,抬手抓住太傅的手,将体内真元渡入,帮助驱除寒气,不多时,老人萎靡的神态明显好转。
      云青儿大喜过望,没料到修行者还有这种本领,美滋滋地喝起了姜汤,恩,爷爷寒气去了,应该不用喝了吧。
      “您今天好好休息一日。”
      齐平收回手,起身瞅了小吃货一眼,有些无语,出门朝衙门赶去。
      他要去打探下城中情况。

第三百三十三章 病[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