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七十六章 卷宗里的发现[2/2页]

我在镇抚司探案那些年 十万菜团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p;  青年神情冷淡,却也未说什么。
      余庆道:“第一个,陈年案后,你曾去往府衙,问询案情,可有此事?”
      武功伯平静道:“是老夫命他去的,突闻老友噩耗,去探问下罢了,怎么,不行?”
      余庆拱手:“人之常情。第二个问题,我听闻,令公子与金风楼陈妙妙关系甚密……”
      武功伯脸一沉:“余庆,注意言辞!”
      青年也脸色不好,说:
      “余百户,我大概知晓你们来意了,是怀疑,我与王显之死有关?
      呵,索性也便直说了,我的确对他心怀厌憎,可,侍郎案后,陛下小惩大诫,我父子断然不会报复,更不要说,因为一个风尘女子……
      我不知,你们想到了哪里,我只说一句。
      那两人之死,与我伯爵府无关,真凶另有其人。
      若无他事,这便不送了。”
      余庆皱眉,想说什么,却听武功伯幽幽开口:
      “莫非,镇抚司想要无证拿人?”
      “不敢。叨扰了。”
      余庆心中叹息,拱手致歉。
      领着众锦衣校尉出了伯爵府。
      等人走了,两父子方返回堂屋。
      忽然,又有仆人奔来:
      “老爷,大少爷,门外神机营,郑都司前来拜访。”
      青年一怔,看向老伯爵:
      “父亲,这姓郑的,莫非……”
      老伯爵颔首,眸光深邃,冷笑一声:“想必是了,请他进来。”
      “是。”
      ……
      ……
      内城,街道上。
      镇抚司一行人骑马返回,情绪不高。
      虽未吃闭门羹,但也差不多了。
      “大人,我们这就走了?”一名校尉不甘心道。
      余庆瞥了他一眼,心说不然呢,还真抓人不成?
      想了想,看向齐平:“你什么想法?”
      齐平正在沉思,闻声抬头,谨慎道:“对方的反应很奇怪。”
      “哦?”
      齐平解释:“首先,他们似料到我等到来,恩,这倒也不太意外,不能说明什么。”
      毕竟,按照死者生前仇敌调查,是惯例了。
      “其次,那大公子神情不似作伪,眼神毫无闪避,未经训练者,很难完美控制情绪,除非他所说为真。”
      众人点头,大家虽不擅推理,但察言观色,还是会的。
      齐平迟疑道:“不过……虽无依据,但我总感觉,他们可能隐瞒,或者,知道些什么。”
      “我也有这种感觉。”余庆表示同意:
      “武功伯府,即便未参与杀人,也不完全干净。”
      这属于经验直觉。
      没有依据,但不容忽略。
      气氛短暂沉闷。
      又走了阵,齐平吐气道:
      “只能两手调查了,武功伯不配合,那就从周边人入手,还有,王显与陈年的家人,府衙虽已问过,但有必要再问询一次。
      另外,卷宗还是重点,先回去吧,也许那边已有突破。”
      众人点头。
      一行人迅速赶回衙门。
      不知不觉间,这些人已习惯听从齐平的意见,隐隐的,以他为核心。
      ……
      ……
      镇抚司衙门。
      一行人返回后,齐平一马当先,扎进议事厅,望向留下整理文书的吏员:
      “有发现吗?”
      吏员摇头:“已按照您的要求,完成了分类,但找不出‘共同仇敌。”
      说着,又详细解释了下。
      资料很详细,问题也很明确。
      陈年是仇敌太多……但大都是鸡零狗碎的,涉及修行者的血仇少之又少。
      王显是仇敌太少……恩,若是考虑到近期得罪的大人物,就又是个大工程了。
      至于两人共同的仇敌……毫无线索。
      齐平听得头疼,想了想,伸手:
      “将两人履历给我,要整理后的。”
      说是履历,更近乎于档案,记载了人生里,比较重大的节点。
      一旁,余庆、裴少卿等校尉都是一筹莫展,分别落座,愁容满面的。
      各自拿了几分文书查阅,又哪里能有什么发现。
      沉闷的气氛中,时间流逝。
      一些校尉开始走神,想着中午吃点啥。
      突然,齐平轻咦一声,敲了敲桌案:
      “这个,是怎么回事?”

第七十六章 卷宗里的发现[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