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同摊放在桌上,李秋开始指出两幅画的不同处一一说明。
这样对比一看,真画怎么看怎么顺眼,画皮就显得不过和谐。
在那真迹右侧,应该是卷轴装裱处,布满密密麻麻的文字。
细细一看,是那当画人的自陈,才知道这幅画为什么要弄成双层。
原来,这幅王维真迹确实作于王维中年时期。
那时候的王维心情愉悦,意气风发,常常在辋川生活游玩,兴之所致,将这地不同地方的名迹画在画上。
晚年遭受安史之乱变故,后来虽然平息,但是感慨江山易老,为了不让辋川的美景埋没,就将纸上图样画在寺庙墙壁,希望后人记住,可惜寺庙也已遭毁坏,再不见踪迹。
那原画则留给了自己宗族,这当画人就是王维的后代。
作为有家传绝学的王维后代来说,临摹画自然不在话下。
但是传到他手中时,家道已然没落。为了换取一笔钱继续生活,不得不把画当出去。
但如果作为真迹当出,一来没脸见祖宗了,二来当铺肯定也给不了很高价格,赎回时反倒会困难重重。
于是他想到一个好办法,用这种似假似真的技术一遮。然后当铺就会以为自己捡到宝,为了尽快收入这张画,必然不会讨价还价,而是给一个比较高的价格。
赎回时候用摹本名义赎回,自然能简单许多。
不过很可惜,这子孙还是没有争气的去赎回,导致直到今天才揭开了庐山真面目。
看完这些字,两人都沉默一会。
君子之泽,五世而斩。
不管在以前多么出名,家里多有钱,还是要沦落到去当铺当东西的局面,还没有办法赎回,不免让人唏嘘。
“你还要我做什么事才能帮我解决问题?”
李秋主动打破沉默询问。
“这两天别出门,我会来找你。”
夏瑜脸上露出狡黠的微笑,对着李秋说道。
要不是看夏瑜漂亮,况且自己没什么可以失去的了,李秋肯定会拒绝这个条件。
不过眼下他回答:“好,不过你要保证那几个人不会再来骚扰。”
“成交。”
夏瑜一边说着,一边小心翼翼将那幅真迹卷起。
“这幅画皮就留给你了,就当是一半报酬吧。”
目送夏瑜离开,李秋也小心卷起这幅缺了块的摹本。
这种画得了王维水墨的真意,如果不是缺一块,拿去拍卖,至少也能收到七位数。
可惜有残缺,只能挂在家中欣赏。
不过对于爱古玩的李秋来说,这幅画本身就很珍贵了。虽然没有得到报酬,但也算得了一个不大不小的补偿,李秋心里非常喜悦。
仔细将画收在纸筒中,李秋想到夏瑜将这么珍贵的东西说送就送,三天后的事情肯定不会很轻松。
想到自己闲来无事看的一些小说,夏瑜这不会是要自己充当她的男朋友吧?!
第6章 真,假[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