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的尤保林喜出望外,还好今天雇了人,总共一千多斤蘑菇,车队当晚拉了两趟才拉完。
第二天尤保林迫不及待的就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大家,尤家为此高兴了一个早上,
根据昨天的情况来看人手还是不够,现在的目标是能把附近几座山上的蘑菇扫荡过来,因为还要准备晒干蘑菇,现在连鲜蘑菇都不够,根本没有多余的来晾晒。
所以人手要再加上三倍,那么大量的人手就可以联系村长帮忙了,到底要谁家的人,谁家人手脚麻利,做事认真,对于这些情况没有谁比一村之长更熟的了。
而且现在大家都知道昨天上山的人家多的已经挣了六七百文银子了,都知道尤家这里的活计是香饽饽。争着抢着都想来,
所以这事交给村长让他来决定用谁不用谁。也是给村长一个做人情的机会。
村长对于尤家把这事的决定权交给他的目的自然是心领神会的。
加上上次的那二十六人,村长又找了三十四人出来,总共就是七十人了。村长安排的好,村里的人家大部分都出了一个人。剩下的人家尤家也没落下,到时候负责晾晒干蘑菇,自己上山跟着一起采了然后回家晾晒成干蘑菇,再卖给尤家。
实在是因为尤家的院子已经腾不出地方大面积的晾晒干蘑菇了,可是听钱德顺的意思,只要稍作营销,是要把干蘑菇的价格翻一番的,鲜蘑菇虽买的价格已经不低了,可是只是用来宣传的,真正赚大钱的事冬天卖干蘑菇。
首先是这个保存方便,投入不大。只要有润丰产业的地方,就可以随时调过去,但鲜蘑菇成本就大,往各个府城和京城送的时候就需要冰块。
不愧是老狐狸,这一手玩的贼溜。
这次尤家就没安排人上山了,只是把人交给之前的二十六人让他们负责教会后来的这三十四人和准备晒干蘑菇的人家。
之后随着钱德顺在各地把鲜蘑菇的名气打响,用量变的更大,每天四千多斤的蘑菇全部拉走,都不带丝毫犹豫的。
尤家每天的银钱都是当天结算的。搞得乡亲们更是气势高昂,尤家现在每天基本要开出二两多的工钱,
如果后面的量再有所提升,家里之前攒下的银钱就支撑不了一个星期了。
到后来白天的上阳村已经是空村了,只有偶尔田地里有活计的人家留一人下地,还有行动不便的老人留在家里,大部分的人家家里只剩牲口都带上干粮和水上山了,整个上阳村士气空前高涨。
在每天达到八千的时候数量就开始停滞了,首先人手就那么多,其次是钱德顺采取饥饿营销,把价格提了上去,毕竟不可能真正做到无限量供应,不然还有什么稀奇的到时候卖的多,单价上不去,冰块,车队和人工成本却是实打实的,也就是说卖的越多,可能就会赚的越少。
第33章 雇人开始大量摘蘑菇[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