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说着,豆大的泪珠倏尔从眼眶中滑落下去,伴随着忆兰师太撕心裂肺的哭声,一同沉入无尽的夜色深渊中去......
·
案件已明,汴州一案也终于破解。
大理寺将二人押解回京,关入大理寺狱中。
在狱掾宋玉的逼迫下,孙苏南坦白了所做的一切。
原来,正如鱼离推测那般,他一直潜伏在庙庵附近,却一直未等到那道士踪迹。
而就在前不久,那道士心仍不死,又来庵中纠缠,他估算着他与忆兰的孩子也应成年,于是逼迫忆兰交出孩子下落并跟他离开。
忆兰再次拒绝了他的请求。
同时,自然也为离开身边多年的孩子担忧。
后暗中辗转打探得知,当年将孩子托付的那位故人,已经死去。
失去故人庇佑,她心中不安,但无能为力,只得在心中祈祷孩子平安无事。
道士的行径被孙苏南看在眼里。
——他终于等到了这一天,他要为忆兰报仇。
于是自那道士离开庙庵不久,他便跟随上去,用随身携带的匕首了结了对方性命。
为了隐瞒此事,孙苏南特意将尸体带到远处抛弃。
先前跟随家人搬家至汴州城中,他认得些去往汴州方向山野中的路,于是决定将尸体抛于荒无人烟的汝宁郡城郊荒野。
因为,他想让那道士死去也不得安宁,继续承受野兽虫蚁啮噬之苦。
可没想到,还未等到虫兽施展作用,天便忽降大雨,尸体经雨水长时间浸泡,变形肿胀,加之夏日高温,又有虫蚁滋生繁殖,死者体内脏器迅速腐败,于是便出现了一月前众人见到的那具高腐尸体的情形。
·
案件终了,前前后后,只为一个“情”字。
古来便有“有情人终成眷属”之美言,而如今,忆兰和孙苏南之间的这段感情,反而显得苦寂坎坷。
如果没有那道士的歹行,孙掌柜自云中回来以后,二人是否就有团聚的可能?那样或许会是一个幸福美满的结局......
鱼离一直在想这个问题,却始终无解。
故事都喜欢“如果”,可现实没有“如果”。
发生了便发生了,这辈子已然无法更改,再说下辈子如何,反而更显凄凉了。
毕竟,谁也没有经历过下辈子,这种不切合实际的说法太具浪漫色彩。
“这辈子互相奔赴仍不能相守,又怎能保证下辈子就定能如愿呢?”
鱼离长呼一口气,无精打采地吐出这句话,如释重负却又似乎心境更加沉重地躺在竹椅上。
“所以,能过好今生就已非易事,有些缘分遇到了,便要及时珍惜,莫要像他们二人,阴差阳错地分开了一辈子。”
江见月幽幽地说着,意味深长地看向鱼离。
“哎,什么时候我才能遇到那个对的人呢?”
鱼离没有注意到江见月的目光,只是面色凝重悲哀,再次仰头长叹了一口气。
第126章 爱恨[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