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家人谁来养呢?”
      闻言,众人安静了下来。是啊,万一在战场上死了,家人们怎么办?
      “第五!阵亡的弟兄,我将授予他们烈士称号!”
      “烈士,就是英烈之士。所有为国捐躯的战士,都当得上这个称号!”
      “烈士家人不仅能领到一笔抚恤金,还能领取双份的军饷和田地,就和残疾士卒的待遇一样。还有,烈士家人如果从军,同等条件下优先晋升!”
      哗!
      士卒们张大了嘴。这个时代从未有过的优厚待遇让他们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尽管不知道后顾之忧这个成语,但是,他们从今往后可以一心一意上战场,完全不用担心伤残了后半辈子怎么办,战死了家人怎么办。
      见自己的话取得了效果,王乐心里也乐开了花。要说思想建设和军制建设,自己简直是拥有跨时代的碾压优势!和所谓的收买人心简直不在一个维度上。想到这里,王乐和士兵们聊了起来。
      “你小子,我有印象。作战很勇敢,未来的队率屯长。我看好你!”
      “你是原来的贼头吧?能管住手下不杀人放火,还算良心未泯。以后好好干。”
      “什么!你家里就你一个了?那你妈的还不赶紧找个婆娘,生一堆娃!”
      哈哈哈!
      王乐走了一圈,几句脏话骂出去,和士兵们的距离无形中又拉近了不少。
      “刚才说的五点,从现在开始算!张辽,记下阵亡弟兄的名字。等以后我们有了地盘,所有承诺都要落实到位。”
      “是!张辽领命!”张辽抱拳,面无表情的脸上罕见的浮现出激动之色,单膝跪地。
      “君方才所言,使辽感佩不已,非胸怀大志不能言。辽一介武人,飘零半生。闻前言,始知遇明主。从今往后,辽愿奉君为主。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赴汤蹈火,在所不辞!”见张辽带头发誓效忠,陷阵营和原来的山贼们纷纷单膝下跪,以表忠诚。
      在后世史家的诸多著述中,梨花山上的这番话被一致认为是国民军建军之始。在史书上有“太祖之强,自梨山始”的说法。其理由有三:
      第一,被誉为国民军灵魂的陷阵营当场向王乐效忠,并在今后的岁月中,用血与火证明了自己的忠诚。以至于后人评价陷阵营时,提到最多的不是攻无不克的战斗力,也不是东征西讨的赫赫战功,而是忠诚。毫不动摇,坚定不移的忠诚。
      第二,王乐提出了军人当为国家而战的理念,为国民军撑起了脊梁。这一理念,为国民军指明了方向,照亮了前路,是国民军百折不挠愈挫愈勇的精神动力。不仅如此,它还直接促进了家国情怀的诞生,让越来越多的人认同“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这一理念。
      第三,王乐首次宣布了建军五律,并坚持执行了下来。建军五律的出台,极大地鼓舞了士气,保障了士兵待遇,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并产生了职业军人这一概念。职业军人不事生产,一心一意投入战斗,无一不是精锐。在战场上,真正诠释了什么叫兵贵精不贵多。

第22章 从军之志[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