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901 晋西北三杰:孔捷、李云龙、丁伟[2/2页]

亮剑之老子是孔捷 白担心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孔捷主张大力发展军事上的部队建设,军工的发展,大力提高各项生产力,打造根据地稳固的抗压能力,较强的根据地金融系统。
      最终甚至达到军事、经济,包括文化宣传等全方面,对占领区的日伪军的压制局面。”
      旅长说完,政委听得有些发愣:“了不得呀,孔捷的这些军事理想可是大的很啊,比李云龙的还要夸张,”
      旅长笑道:“当时徐国安说完,我其实也很惊讶,但更惊讶的其实是在后面。
      孔捷还说了,他想要通过这种全方位的,以根据地发展为主,最终达到军事,经济以及文化等多个领域全面碾压日占区的程度。
      为的是确保八路军根据地的绝对优势地位。
      甚至说是确保广大农村的绝对的军事和经济地位。
      他看的很长远,甚至认为,在不久之后,当抗日战争最终结束,到时候咱们八路军依旧会面临对城市的争夺的问题。
      如果咱们八路军部队,可以在抗战时期就提前将整片根据地连通起来,将军事和经济以及多个领域方面迅速发展起来。
      那么就具有了相当能力的抗压性。
      即便击败了日寇侵略者之后,对于那些暂时无法得手的城市。
      面对遭受战争的创伤,早已经满目疮痍,并没有多少油水的县城。
      我们完全可以以更为稳固,且生机蓬勃的根据地,徐徐图之!甚至可以完完全全的将那些县城乡镇给架空成一个个的空架子。”
      “这么说,孔捷是把将来我们与蒋军之间无法避免的争斗,也同样考虑进来了!”政委有些惊讶的说道。
      旅长点了点头。
      话锋一转。
      “所以我想对于孔捷,李云龙,丁伟三人,我们现在应该有一个新的评判。
      这么说吧!
      到目前为止,在咱们三八六旅发展最迅速的三个团,已经逐渐浮出水面了,那就是孔捷的独立团,李云龙的新二团,还有丁伟的新一团。
      孔捷的发展方向很明确,尽管全盘布局的很大,但是令我们惊讶的是,孔捷似乎有这个自信,也有这份精准把控全局的能力。
      他就像是晋西北铁三角里边的这个‘面,发展的稳固,全面,相当的具有大局观。
      如果以矛和盾的理论来评判的话,孔捷本人就是整个晋西北,或者说是咱们整个太行八路军里边,最坚硬的一张‘盾。
      至于李云龙,进攻的特性尤为明显,从他直接选择舍弃常规的步兵,想要将新二团打造成一支快速反应部队,就可以看出一二。
      那么,把李龙比做咱们整个八路军部队最锋利的矛,这是再形象不过的。
      同时,矛的锋利也很符合刺儿头的标准。
      用的好了能够轻松的击杀对手,用的不好,同样也可能扎手嘞!”
      “那丁伟呢?”政委又笑着问道。
      “丁伟,可以说是攻守兼备吧!晋西北铁三角之所以迅速打出了名气,除了李云龙,孔捷,丁伟他们发展迅速之外,或许同样借助了三角形稳固的特性。
      丁伟曾经说过,晋西北铁三角三个团的防区,如果配合得当,甚至抵得上一个师。
      当时说这些话的时候,他们三个团的兵力合在一块儿,也只有三千来人。
      作为晋西北铁三角之一的丁伟,同样是不可或缺的一份子,他既可以帮助孔捷发展这个面,也可以协助李云龙作为这支矛。
      所以只有这三个人的力量全部使在一处的时候,整个晋西北铁三角的力量,才可以被发挥到极致!”
      掷地有声的见解。
      政委听的颇有些感慨。
      不得不说旅长识人之明的确厉害,作为晋西北铁三角,李云龙,孔捷,丁伟三人的老上级,这是一位英明的掌舵人。
      “旅长呀,你可有听说一些消息吗?”
      “什么消息?”
      “随着这几年来,晋西北铁三角三个团的崭露头角,咱们部队里已经有不少干部,称呼孔捷,李云龙,丁伟三人为晋西北三杰了!”
      旅长愣了愣,记忆似乎又回溯到了当年黄埔三杰时期。
      但很快,又摇了摇头,将这些已经久远的记忆暂时抛去。
      “政委,咱们准备准备,也准备出发赶往新二团了!对了,这次过去就坐上次孔捷专门给咱送过来的那辆有挡风玻璃的小型机动车。
      要说这小子还真是有心了,我都快不记得上次坐汽车,是什么时候了,哈哈——”
      ……
      李云龙此次率领机械化作战部队,趁乱奇袭的鬼子的火炮试验厂,还缴获了一些较大口径的重炮。
      这则消息是被八路军总部特别要求,进行保密的。
      当然了,到了一定的级别,自然也算不得秘密。
      三八六旅旅部知道了情况,总部很快也得知情况,紧接着三八五旅,包括三八五旅下辖的一些主力作战团的团长,也都听说了消息。
      接着,各指挥员们自然是兴奋,兴奋之后,无不是满怀期待着想瞧一瞧,眼下放在新二团的那些大口径的重型火炮。
      听说有105毫米的,甚至还有150豪米的重型火炮。
      这可把八路军指挥员们给羡慕坏了。
      这就相当于什么呢?
      这就相当于大家看惯的鸡圈里,原本的一群鸡里边,突然跳出来了一只仙鹤。
      一个个指挥员们自然都想来亲眼瞧一瞧,摸一摸,这鬼子的师团都特别作为宝贝的重型火炮。
      就连老总听说此事,当时都准备赶到新二团去瞧一瞧。
      后来因为指挥部的事务实在太过繁忙,然后副总参谋长笑着说了一句:火炮要不了两天就送过来了。
      老总这才打消了主意。
      只是在电话里特别交代旅长,回头好好的在电话里给他描述描述,那些重炮究竟是什么模样。
      说起来也是心酸。
      八路军从成立之初,当时整个八路军部队也就只有一支炮兵团,统共就十二门山炮,还有四门迫击炮。
      后来了不起是前线的各团缴获的数量极其有限的一些步兵炮。
      只是这些火炮的口径,没有一个是超过90毫米的。
      后来,即便是晋西北铁三角三个团在前线缴获了相当数量的各类山炮和榴弹炮,给总部送去。
      总部的炮兵团甚至都快壮大成炮兵旅的规模。
      但终究还是没有拿得出手的,较大口径的重型火炮。
      眼下,听说李云龙缴获了大家伙——105毫米的重型榴弹炮,甚至还有150毫米的迫击炮。
      八路军干部们自然都想去瞧瞧热闹。
      总部炮兵团的团长,收到消息之后,更是当天就出发了。
      一路上还不住的嘀咕着:“老李呀老李,对不住了,你的这些重炮,可马上就要属于我炮兵团了,哈哈!”
      ……
      /19/19678/15077069

901 晋西北三杰:孔捷、李云龙、丁伟[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