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四百二十二章 有他没他都一样[2/2页]

逆流年代:从1970开始种田养家 慎思量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     此刻,李学工和李学农两家人都在天亮的新房。
     “二哥!”
     看见天亮,小五第一个跑了过来。
     “我让你带的子弹壳,你给我带了吗?”
     村里有个孩子,不知道从哪淘换来的子弹壳,小五羡慕了好久。
     特意让李天明写信的时候,把这件事给带上了。
     “就惦记着要东西,也不说想你二哥。”
     小五朝李天明吐了吐舌头,拽着天亮的胳膊,满眼的期待。
     “带了,带了!”
     天亮赶紧从随身带着的包里翻出一盒子弹壳。
     “给!”
     看到满满一盒子弹壳,小五的眼睛都亮了。
     “先进屋!”
     靳小琪的父母都在屋里等着见女婿呢。
     做了一路的心理建设,此刻马上就要见面了,天亮还是紧张得不行。
     之前参加抗震救灾,回部队以后,作为先进个人被军区领导接见的时候,都没这么慌。
     “叔,婶子,大哥,你们好,我是……李天亮!”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一次见面,天亮也不知道该怎么称呼,站在靳小琪的家人面前,两只手都不知道该往哪放。
     打量着天亮,靳父靳母心里最后那点儿疑虑也消失不见了。
     虽然见过照片,但那毕竟不是本人。
     “好,好!”
     靳母越看越满意,军人本身就是加分项,听靳小琪说,女婿还是军官,模样生得也好,高高壮壮的,还有啥可挑的。
     更何况,女婿家的条件,就算是真的要挑,也只有人家挑他们的。
     刚到村里的时候,靳父靳母就被震惊到了。
     李家台子和他们想象当中的农村完全就是两回事。
     特别是村口的厂房,真的看见了,他们才相信靳小琪信里说的,还有在报纸上看到的关于李家台子的一切都是真的。
     等到了天亮的新房,靳父靳母更是看花了眼。
     难怪前些年李家台子会被当成典型来宣传。
     简单的寒暄过后,小孩子们被轰出去玩,大人们商量正事。
     “到时候在院子里摆上十桌,东西厢房各摆两桌,堂屋摆一桌,东屋摆一桌,开上两翻也就差不多了。”
     李学农掰着手指头算道,这些日子为了天亮的事,他和李学工也没少操心。
     “猪肉和鸡,咱们村养殖场提前留够了。”
     村里已经分完红了,李天明老早就和李学庆打过招呼,天亮要办喜事,留了一头猪和50只鸡宴客。
     “鱼到时候,我带人去苇海抓,菜也不用另外买,大棚那边给留出来了。”
     席面上的东西,基本上村里就能解决。
     “天亮,你的战友有没有能来的,提前打招呼。”
     李天明想到京城军区的那位领导,人家之前帮了大忙,天亮结婚这么大的事,不打个招呼不合适。
     “我回来之前写过信了,就是没通知具体时间。”
     “明天去县城打个电话。”
     村里和镇上的电话,没法打长途,想要联系京城军区,只能去县城。
     “顺便带着小琪一起去,看看还有没有啥缺的,一起买了。”
     大件儿已经什么都不缺了,为了天亮的婚事,李天明几乎把能想到的,全都想到了。
     看看这屋里,柜子上摆着电风扇,收音机,还有一台电视机。
     那张票还是李天明去年厚着脸皮朝王作先要来的。
     另外缝纫机,自行车,只要能买得到的大件,一应俱全。
     真要说还缺什么话,也就是缺一个女主人了。
     接下来李学农为主,李天明和李学工负责补充,将婚事的方方面面考虑得事无巨细。
     也让靳父靳母再一次感受到了,自家闺女在婆家受到的重视。
     “快别说了,都几点了?亲家,亲家母,都上桌,有啥不满意的,咱们边吃边聊。”
     哪里还有什么不满意的,靳母此刻算是彻底明白了,小女儿嫁进李家,真正是掉到福窝了。
     “哥!”
     李天明刚起身,就见小五站在门口探头探脑的。
     “咋了?”
     小五摊开手,一绺头发掉在了地上。
     “我把李天宝给揍了。”
     呃……
     这又闹啥妖呢?
    喜欢。
  

第四百二十二章 有他没他都一样[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