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三百二十八章 小县城走出去的艺术家[2/2页]

逆流年代:从1970开始种田养家 慎思量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差不多行了啊!你还没完了是不是?”
     宋晓雨实在是看不下去了。
     “知道你心里记挂天亮,可天亮是去当兵,人家求都求不来的好事!”
     当初,宋晓雨要是能去当兵的话,也就没有她和李天明的姻缘了,只可惜,她毕业那年,没有招女兵的计划。
     即便有,大概率也轮不上她这种普通人家的孩子。
     “赶紧打起精神行不行?四叔说了,我现在怀着孕呢,你整天耷拉着脸,对孩子有影响!”
     李天明被逗笑了:“你是想说,怀孕要保持好心情,是吧?”
     “差不多!”
     李学农没说,是宋晓雨瞎编的。
     李天明用力在脸上搓了两把,努力振奋起精神。
     “那臭小子不让人省心,不管他了!”
     说着起身。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你去哪?”
     “到厂里,还有两天就要交货了,我去看看!”
     天亮离家,李天明的心里确实空落落的,可该干的事,还是要干。
     如今不光李家台子,就连大柳镇的乡亲们都指望着他呢。
     厂里此刻依旧在紧张地忙碌着。
     一台台电风扇组装完成,经过检验之后装箱,然后拉去村支部的仓房。
     工厂这边虽然每天都有民兵巡逻,但毕竟在村口,把成品放在这里,李学庆总觉得心里不踏实,干脆全都放到村支部。
     “还差多少?”
     “136台!最迟明天,就能完工!”
     这些天,天生三顿饭都在厂里吃,就差住在车间了。
     “咋样?还扛得住吗?”
     “哥,我没事,好着呢!”
     “下一批的配件到齐了吗?”
     正在组装的是第一批,接下来的生产任务只会越来越重。
     今年的生产目标可是9万台,其中4万台用于出口,剩下的5万台供应国内市场,这明显已经超出了厂里的生产能力。
     可接下的订单,必须如期完成。
     “钢铁厂和电机厂的配件都到了,物资局的……还差一部分电线插头!”
     “该催的时候就催,不用和他们客气!”
     厂里的事,李天明已经全部交给了天生,不仅仅是组织生产,还有配件的供给。
     一下子把担子加这么重,要说李天明一点儿都不担心,显然不可能。
     不过好在天生到目前为止,还没出现过纰漏。
     “已经催过了!”
     “那就好!”
     在电风扇厂这边待了一会儿,李天明又去了电饭煲厂。
     他们这边的生产任务要比隔壁更重。
     “后天保证能完成!”
     不等李天明询问,张丽梅便给他吃下了一颗定心丸。
     “累坏了吧?”
     “你说呢?”
     张丽梅没好气地说。
     听她的语气,就知道火气不小。
     没办法,李天明整天像个周扒皮一样,不停地催,张丽梅哪敢怠慢。
     这可是电饭煲厂的第一批成品,而且,还是用于出口的。
     “你现在比旧社会的资本家都狠!”
     李天明闻言也不在意:“旧社会的资本家可给不了工人这么高的工资,再说了,工厂是大家的,大家伙是在为自己赚钱。”
     两天后,随着最后一台电饭煲组装完成,经过了检测,车间内顿时响起了一阵欢呼声。
     仅仅过去不到一个小时,市里物资局来拉货的车到了。
     “周局长,您怎么还亲自来了?”
     周振国抽检了几件产品,确定质量都没问题,这才稍稍放下了悬着的心。
     “天明同志,产品质量方面……”
     “您放心,不能砸了自己的招牌!”
     “这就好,装车吧,等会儿……你和我一起回去!”
     李天明自然要跟着一起回去,这批货的尾款还没结呢。
     “不光是钱,王主任有要紧事找你!”
     所有货物都装上了卡车,李天明和周振国一起坐上了吉普车,朝海城的方向驶去。
     这是又出啥事了啊!
    喜欢。
  

第三百二十八章 小县城走出去的艺术家[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