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26章:去做站桩的人[1/2页]

戴着空间回八零 风弦月照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赵永水埋怨了赵?几句“不会说话”,就咳嗽一声,认真地念了起来。
      果然是磕磕绊绊,郑晓春的来信多是重复用词和用意。
      新的内容,除了他自己做了近况的简单说明,大致也还是标准的宣传教育式的。
      听了父亲的念信的内容,赵?略作点头,表示大致能够明白。
      赵永水仔细看过之后,再宣布着:关键是信的末尾,你听好。
      说着,他再轻咳几声,就念了出来:赵?同学,感谢你冥冥之中的提醒,我郑晓春才有了新生,更还受到了领导的表彰和重视。今后,希望我们共同努力,走在灿烂的,泛着金光的人生大道上!
      赵?先是觉得“这小子总还是懂得感恩”,随后再于心中表示不屑“谁要和你一起走在‘灿烂的,泛着金光的人生大道上?我自己走着,难道就不香了吗”
      这话不能直接说出,她再问父亲:还有吗?
      赵永水再认真看了一遍,继续说:有!最后,郑晓春同志还说了——此致,敬礼!
      此时想起来,赵?还是忍不住暗笑了起来:郑晓春同志,能不能不要这么客气?!
      “??,给你倒杯酸梅汤。”母亲方淑芬说着,端着一杯暗红色的饮料走了进来。
      酸梅汤,是人们的消暑饮品。农村里的人,对这个饮品知道,但饮用的却不多。
      一是因为熬煮这种饮品,需要配伍多种中草药,比较繁琐;另外一个原因,还是跟钱有关。
      毕竟,人们还处于对吃饱的基础要求中,更高级的食品、饮品,以及生活方式,那还是不敢多想的。
      消暑的方式,在农村也很多,都很健康。
      除了直接喝口清亮甘美的井水之外,就是把黄瓜、西红柿、西瓜,放进荆条编的篮子中。再系根绳子,把这个小篮子放入井水中。
      过一两个小时之后,把篮子提上来,就可以吃上冰凉可口的蔬果。
      方淑芬端来的酸梅汤,是大女儿从京城寄回来的粉剂。她烧好开水,把凉水杯里的酸梅汤粉剂冲开。等晾凉后,她再端来给赵?。
      谢了母亲,赵?喝了几口后,大呼口气,夸张地说着:“真好喝呀。”
      拿着毛巾给女儿的额头擦擦汗,方淑芬感慨地说:“好好学习,闺女。看着你坐在这里,妈都羡慕你。”
      肯定的。方淑芬不过是上了小学四年级,就因为家里贫困而辍学。
      现在家庭条件好了,她肯定对于赵?有着更高的期待:上高中,上大学,去京城上大学!
      对于母亲的愿望,赵?不用多说也是肯定要实现的。
      家人们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关爱,不仅是吃饱穿暖,是来自多方面,来自方方面面的。
      “嗯,妈,您放心吧。”说着,赵?对母亲笑了笑,就埋头学习起来。
      方淑芬坐在一边,从床上拿过一把大蒲扇,为女儿轻轻地摇动扇风。
      “今年算了,明年一定买电风扇。”方淑芬自顾说着,“也不是没钱。但一想起买个电扇要花百八十,又还要用电,就舍不得了。”
      说着,她自己忍不住笑了。
      “妈,别说话了。”赵?提

第226章:去做站桩的人[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