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 134 章 第 134 章(捉虫)[1/2页]

在鬼怪文里当县令的日子 大世界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冯玉京骄傲的昂起头,他也吐了吐蛇信,鲜红的蛇信从一个小童口中探出,让他白皙稚嫩的模样有了几分邪异。
      “嘶~”
      当然。
      也不看看我是谁。
      “嘶嘶~”
      你是谁?
      不懂就要问,小地方出来的土包子青蛇支棱着身子,蛇类冰冷的竖瞳里,满满的是期待。
      大哥是哪方大人物?
      冯玉京挺胸,一脸得意。
      他可是云京最大的一条蛇。
      伙食好,身子棒棒,前些日子面馆里来了个白发的老道,他从这老道旁边跑过,老道都没有看出他的真身。
      “嘶嘶~”
      大哥好棒!
      听到这话,小青蛇上下舞动着蛇身,蛇尾微微拍击自己的蛇身,好似在鼓掌,翠绿的鳞片在月光下泛着好看光泽。
      ......
      钱婶从灶房里走出来。
      她看了一眼月光下不断扭动身子,差点将自己拧成麻花的竹叶青,不由得感叹道。
      真是一条活泼的蛇啊。
      知道这蛇开了智,钱婶也不怕它咬人了,她将宋延年送的那条小蛇石雕挂到冯玉京的脖子上,埋怨的唠叨。
      “怎么每次洗完澡都忘记挂它呢。”
      “姥姥和你说啊,这东西很重要的,快戴好了!”
      小青蛇眼睁睁的看着这石雕配饰一挂,大哥身上的妖类气息瞬间不见。
      就连它这条同类都嗅不到气味了。
      竹叶青:……
      冯玉京伸出手腕,他冲小青蛇一笑,露出稍显尖利的牙齿。
      “来啊,小青。”
      竹叶青瞪着冰冷的蛇眼,它的目光落在冯玉京的手腕上,迟迟没有缠绕上去。
      嘶嘶。
      这个大哥不是太靠谱的样子。
      冯玉京没有看出小青蛇的怀疑,他困惑的看了一眼竹叶青,“小青?”
      旁边的钱婶击掌,恍然道。
      “是喽是喽,今儿忘记喂小青吃饭了,来,小青,到厨房里帮姥姥看看,里头是不是有耗子,姥姥总觉得这两天厨房里的东西少了。”
      小青蛇从冯玉京身边滑过,它蜿蜒了几下,便跟上了钱婶的脚步。
      冯玉京转头看着这一人一蛇的背影,目光中流淌出欣羡和馋意。
      嘤,他也想吃小耗子了。
      ......
      自从将黄皮书交给暗卫甲一后,老皇帝那边便没有信息了,宋延年思索了片刻,还是将自己的请辞信塞到了一本算书中夹杂着。
      总觉得还不是时候。
      这两日他都跟在周大人身边,学习着修复古书古画的手法,翰林府的珍本多,他的手艺倒是有了不小的提高,见识也更广阔了。
      翰林府衙,周礼大人正在和陈学士谈话。
      “小宋大人不错,关键是手稳,心还静得下来。”
      陈老学士满意不已。
      “行,那就让他再跟着你一段时间。”
      周礼大人欢喜:“这敢情好,我这正缺人手。”
      ......
      周礼回到翰林府衙后院时,宋延年正在为一副古字画揭裱。
      只见他左手拿着一把镊子,右手握住一根毛笔,一双好看的眼睛眨都不眨的盯着手中的古画,一点点的将画中的腹背纸揭去。
      全神贯注。
      周礼半靠着门看着,没有出声打扰他。
      外头院子里有几声鸟儿啼叫,时间悄悄的在溜走。
      宋延年将手中的最后一点活儿忙完,这才抬头,他冲门口的周礼大人笑了笑,问道。
      “大人这么快就回来了?”
      周礼走了过来,他看了看宋延年手中的画,赞叹道。
      “很好!这裱层揭的非常细致,没有伤到命纸,原先我还想着这副画的命纸已经不能要了,这两天正在书肆寻摸差不多颜色的纸张,没想到你还能将它保存下来。”
      “不错不错!”
      宋延年笑笑,“不及大人手艺。”
      他随意喝了一口清茶,待口中的干渴缓解了,这才继续道。
      “我也是学着您修复《春山访客图》的手法……”
      宋延年的目光落在图画中小鹿的后腿部,指着那一部分破损的地方道。
      “这里用软毛和浆糊一点点刷的,虽然到时裱糊会厚一些,但是能将原有的命纸保留下来,我觉得也能接受。”
      周礼大人拍了拍他,赞同道,“是这样,能补尽量补,就按这样的想法继续做。”
      宋延年:“是。”
      画作中原有的命纸一旦被揭去,画作将会黯淡无神,可以说,命纸就是一副画作的魂。
      新换的命纸虽然能让画作大换光彩,但这样的操作,画作原有的那股魂好似也被换掉了。
      所以,他们修补古字画的时候,都是能保存命纸就保存,实在不行了,才换上颜色相近的纸张,将画芯小心的揭下来......
      宋延年的目光落在这些发黄的画作上。
      这就是时光,它可以让原先那般美好的画作,一点点的发黄,染上霉菌,直到腐败破烂……
      要是没有人们的精心修复,它将一文不值。
      画是如此,人更是如此。
      ……
      忙活了一通后,手中都有了脏污,宋延年走到屋子的角落处,那儿有着一个陶瓷盆,里头装着半盆子的清水。
      宋延年将手洗干净,拿着一块细软的白布擦拭,一边回头和周礼闲聊道。
      “周大人,那副《春山访客图》呢,这两日都没看到它了。”
      周礼笑了起来,“陛下见我喜爱那副画,便将它赐给我了。”
      宋延年愣了愣,随即拱手:“恭喜恭喜。”
      他的目光落在周礼一脸喜悦的脸上,这周大人是真心喜爱画技一道,尤其是山水画,而修复好的《春山访客图》,又是山水画中的一绝,堪称是靖灵散人的巅峰之作。
      “都说宝剑配英雄,这《春山访客图》是大人您费心思修复成的,陛下这是成人之美。”
      周礼捻了捻自己的山羊胡,他的眉眼里都是笑意。
      “惭愧惭愧。”
      “我将它挂在我的书房里,这几日,我越看越是佩服这靖灵散人的画技。”
      他想了想,继续道,“笔触细腻,且画中有情,那山林看过去就像是活在画中一般,我恍惚间好似感受到了山风吹拂,清冽好闻……”
      “看久了当真有树木摇摇摆摆,沙沙作响之势。”
      “妙哉妙哉。”
      宋延年笑着接话,“因为这副画有灵。”
      周礼:“对对对,这话贴切,就是这样。”
      “真是可惜了,这靖灵散人去的太突然了,他的画作也多损毁于前朝的纷争中。”
      周礼长长的叹了一口气,惋惜这一派的画技没有流传下来。
      “我只能多看看这《春山访客图》了,能琢磨一点是一点。”
      宋延年:“大人一定可以的。”
      要是得到画中那丝灵的认可,到时这周大人的画技就能更进一层了。
      周礼哈哈笑了起来。
      “借你吉言了。”
      ……
      外头传来咚咚咚的鼓鸣声。
      周礼侧耳一听,冲宋延年道。
      “啊,这么快就到散值时候了啊。”
      “走喽走喽,散值了,有事明天再忙。”
      “大人稍等。”宋延年叫住周礼。
      他从抽屉里拿了个小木盒出来,递了过去。
      周礼低头看了一眼木盒,诧异道:“这是什么?”
      宋延年:“前几日,我不是说了要给你家小丫头做一副木刻的书签吗?这书签昨日便做好了,方才在忙,差点都忘记这事了。”
      “给!”他将木盒又往周礼面前一推。
      周礼接过宋延年手中的小木盒,他打开一看,里头一套十二副的书签,片片木牌子打磨得光滑圆润,最上首还雕刻了各个月份对应的鲜花。
      九月的秋菊,十月的海棠......
      每一朵都有自己独特的气质,浮雕的纹路用彩粉淡淡描写,秋菊冷傲,海棠娇艳……
      “这是你做的?”
      周礼真的诧异了。
      宋延年点头。
      周礼称赞,“这手艺绝了。”
      宋延年:“玩笑之作罢了,小侄女应该会喜欢。”
      周礼阖上木盒子,对宋延年拱手致谢。
      “宋大人有心了,我替我家小丫头谢谢你啦!”
      宋延年轻笑,唇畔漾起好看的弧度:“是我多谢大人才对,这段时间跟着大人,我学到了很多呢。”
      周礼低头看手中的木盒,里头的木刻书签华美精致,就是放在店里都是大家作品,不愁卖。
      想不到这小宋大人还有这般手艺,难怪在这修复字画一道上,入门上手的如此之快。
      手艺人,就是心静!
      “走走走,今儿晚上去我家用膳。”
      宋延年推辞:“不用了吧,太麻烦嫂夫人了。”
      周礼板下脸:“要的,跟我还客气!”
      他扬了扬手中的木盒子,继续道。
      “你瞧我多爽快,你送我东西我都收下了,走走,我家里也就是粗茶淡饭的随便吃吃,你一个小子还吃不穷我的。”
      “走啦走啦!”
      宋延年:“……却之不恭。”
      ......
      两人先画了酉,这才走出了翰林府衙。
      周礼左右看了看,他家的老奴还没有过来,往日这时候该是来了啊。
      宋延年看了他一眼。
      咳咳!
      周礼以手抵住口,咳嗽了两声,有些尴尬。
      心里不住的埋怨这周伯,早不迟到晚不迟到,偏偏在他请同僚回家的时候来迟了。
      “咳,小宋大人平时怎么来府衙的啊。”
      宋延年目光游移:“......走路过来的。”
      周礼:“啊!那你应该住得不远,小宋大人是一个人在云京吧。”
      宋延年:......
      不,长乐坊离这府衙挺远的。
      他迟疑的点了点头,只回答了后面的问话。
      “是,家中长辈上了年纪,故土难离,就我一个人在云京。”
      周礼眼里有了羡慕。
      “唉,还是你这样好,我啊就不行了,一家老小都带在身边,当官这么多年了,在云京还租赁着屋子

第 134 章 第 134 章(捉虫)[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