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能够认出那个地方。
山上种满各色果树,果树下鸡鸭成群。田间的稻田里,不时有鱼儿跳出。每一块田,都被分割得整整齐齐,一眼看上去郁郁葱葱,长势良好。
庆王妃所种的田,产量都特别高。不少农人看到了,都前来请教。
甚至邻县那个偷偷告状的知府,也腆着脸过来,请教秦明月如何才能提高粮食的产量。
这个时候,康量和李管家才相信,王妃是真的会种田。什么时节该播种,田里要放多少水,撒多少肥,稻谷长到几分该施何种肥,田里要几分干,几分水,都说得头头是道。
连种田种了一辈子的农民,都听得连连称赞。他
还让人在田间养鱼,在山里养鸡养鸭,肥料多了不说,还大大改善了人们的生活。
这两年,这5万士兵人数早已增加到6万,然而,每个人都能吃得肚儿圆,对庆王妃更是信服。
除了那些热衷权势的人,只要能吃饱穿暖,谁愿意去干那种把脑袋提在裤腰带上的事情。
康良觉得情况有些不妙,他瞧着,这些士兵,似乎渐渐丧失了斗志,变成真正普通的农夫了。
他有苦在心口难言。
可每每看到辽东这样的苦寒之地,都变得人人丰衣足食,那些劝阻王妃以大局为重的的话,怎么也说不出口。
不过,康良的担心是多余的。
这些士兵,并没有因为成为农夫之后,就丢失了他们训练多年的本领,很快就派上了用场。
这一年,天气特别寒冷,大丰收的辽东百姓脸上的笑意还没有收起,他们的粮食和家当,就被关外的蛮族抢了去!
其中损失最大的,是秦明月的粮仓。
秦明月得知消息之后,勃然大怒,紧急的把所有的裤腿上还沾这泥点的将领都召集过来。
“我们辛辛苦苦种下的粮食,竟被那无耻之人抢走了!你们能不能去把他们抢回来?”
几个将领没有想到,自己还有用得上的一日,纷纷拍着胸膛保证,更何况,被抢走的那些粮食而里边,也有他们辛勤劳动的成果。
这让他们如何忍!
擦亮藏了两年的刀刃,跨上被当作耕牛用了两年的战马,庆王府的私兵,第一次亮出了獠牙。
有秦明月的重赏重赏在前,兵士们奋勇善战,将入境抢夺粮草的蛮族,打得节节败退,直接攻进了他们的地盘。
秦明月这次亲自督战,她可不懂什么叫适可而止,她只知道,敢抢她的东西一定要给他们一个狠狠的教训。
否则,他们敢来抢第一次,就敢来抢第二次。一定要打到那些贼寇知道疼了,知道怕了,以后不敢轻易动这样的心思。
将领们打的英勇,直到蛮族跪地求饶,献出无数珠宝。
秦时明月正要让人撤兵的时候,偶然之间,几个小兵,发现蛮族都城旁的河边,有金光灿灿的沙粒。
秦明月亲自去了一趟,然后立即下令:“挖,赶紧挖起来,运走!”
这可是金矿啊!
脑海里的系统对秦明月的好运气嫉妒得想要发狂。
秦明月带出来的这些士兵,上马能打仗,下马能种田。
对于挖地什么的,那可是驾轻就熟的,更何况,这些金矿,埋藏的并不深,很容易挖取。
秦明月也不贪心,为保安全,只挖了地上十丈就停止了。
自己吃肉,也要留点汤给别人喝才是。
一行人,可以说是满载而归。
康良和李大总管,以及诸位将领,看着堆满了整个谷仓的黄金,眼神都有些发直,不由自主的吞咽口水。
他们只是此去,只是夺回被抢走的粮食,没想到秦明月不仅夺回了粮食,接受了别人的赔偿,
更是连人家家里的金矿都挖回来了。那些蛮族知道之后,不知道会有多痛心呢。
秦明月很大方,这一次参与战事的士兵和将领论功行赏。奖赏的不是银两,也不是铜板,而是一块一块,稍加冶炼便能成为黄金的金石头!
这次的黄金纯度极高!
拿到了黄金的士兵,有不少人表示,希望解甲归田,秦时明月大手一挥,同意了。
只有不足2万的人,希望继续租种秦明月的地,他们会拖家带口的过来种地。
他们对于种田已经驾轻路熟,不愿意再换一个职业。
庆王得知王府堆满金矿消息的时候,也结束了赈灾,正往京城里赶。他快马加鞭赶回去,主持大局这样的事,还是需要他来。
然而他才来到半路,就得知秦明月带着3万多士兵,往京城而去。刘海一脸的疑惑:“难道王妃知道了王爷的志向,提前起事了?”
第32章 王妃好种田[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