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和皇后完全没有想到,秦明月粮仓中竟然有如此多的存粮。
她知道朝廷要赈灾,还特意把粮食都装好了车。如此细心体贴,在泱泱众人中也没有谁了。
皇帝私以为,这一切都是庆王爷所做,只不过他天生冷情,做了事情也不愿意让人知道,所以才把事情都推在秦明月身上。
否则秦明月一介小小妇人,如何能做得了这样的大事。
皇后则感叹,庆王爷对对庆王妃真是用情至深,自己做了这样的好事,宁愿让庆王妃出头,只为让她博个好名声。
满朝文武,皇室子弟,哪一个在平时不是诅咒发誓对皇帝忠心无二,一片赤诚的。可一旦遇到事情的时候,一个个都当起了缩头乌龟,滑头的很。
反而平时不受人待见的庆王爷,随手就帮了皇帝如此大的一个忙。
皇帝才刚刚登基,根基不稳,此时发生大旱,若处理不好,就算他贵为皇帝,也很可能会被逼着写罪己诏。
那样的话,他的颜面何存?
现如今,有了这样大的后援,皇帝甚至不需要和朝臣们扯皮谈判,如何凑出赈灾的银钱、粮草之事。
再以前,遇到这样大的天灾,恐怕要一个月之后,才能凑集出可以赈灾的粮草。现如今直接可以派人去赈灾了。
皇帝龙心大悦,大手一挥,亲手写成一副大字,刻成匾额,风光十足的赐给庆王府,那副匾额上书:忠义王府。
庆王爷沈敬东成了本朝第一个有了封号之外再加封爵位的王爷。一时风头无两。
京中众人都说庆王爷娶了一个好王妃,八字相配,旺夫旺府。
君不见,从前的庆王爷在朝廷之中根本就没有什么存在感,还处处被堤防,现如今,先是救了皇帝,再是送了粮食,解了皇帝的燃眉之急。
不少人都嘲笑顾平,原本秦明月在顾府的时候,顾家也是平步青云,一旦秦明月离了顾府,顾平残疾,丢了职位,顾府也很快衰落下去。
朝中众人都笑话顾家是丢了西瓜捡了芝麻!
旺夫的女人不要,偏娶了柳如雪这样的丧门星,柳顾两家如今的艰难都是因为她在端蕊郡主府上口无遮拦,胡说乱讲才让两府招了祸端。
这样的传言传到柳如雪耳中,气得她摔碎了屋中的杯子。顾平能年纪轻轻当上四品的将军,都是她柳家的功劳,怎么现在都算在了秦明月头上了?
顾平残疾也是因为秦明月的陷害,怎么反而说是丧门星了。顾家两个老不死的竟然也相信了这种传言,开始对她挑三拣四。
在从前,顾家两老在她面前可是大气都不敢喘一下的,现在,她不嫌弃他们的残疾儿子,他们反倒敢嫌弃她!
柳如雪不是一个能忍气吞声的,顾平残疾后,她早有不满,如今,每天都和两老在顾府中吵吵闹闹。整个顾府每天都鸡飞狗跳,很是热闹。
秦明月听到顾府的笑话,微微一笑,不放在心上。
原主的心愿里从来没有包括要让顾平和柳如雪不好过的,只是他们自己把自己作死了,怨不得她。她相夫教子,忙得很呢!
既然赈灾的粮食,是庆王府所出,在押送粮草去赈灾的人选上,自然也没有什么疑义了,派别人去,还担心他会贪污。
那就让庆王去,难道他会贪污自己的东西?
皇帝加封庆王爷为一品大将军,让庆王爷领兵1万,押送粮草,前往南地赈灾。
庆王爷的书房里,刘海和几位谋士,对此局面哭笑不得。
庆王妃可是真的能够给王爷带来意外之喜,粮草虽然被皇帝半路劫走,可得到了一品大将军这样的官职,让庆王爷能够带兵,还有这1万的精兵强将,可以说是大大的惊喜。
沈敬东问刘海:“刘先生认为,这一次,我该不该领命?”
刘海和诸位谋士一致点头:“王爷,这一次算是领了一个好差事,手里有兵,名正言顺。而且,这次赈灾,恰好让王爷赚些好名声。”
几位谋士都知道沈敬东的野心,因为他从来没有掩饰自己好战之心。
秦明月再一次送别沈敬东,只不过这一次的驿路上,沈敬东没有那样的耐心再和秦明月演那一出生离死别的戏码。
这一幕,又被有心人,解读为,庆王和庆王妃心怀天下,心中不仅有小情更有大义。
秦明月对于自己献出了粮食,却没有得到任何实质性的好处,颇为不满。
庆王爷前脚刚走,她后脚就进宫找皇后要赏赐,皇后点点她的脑门:“夫贵妻荣,庆王爷如今可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你还有什么不满足的?”
秦明
第30章 封地[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