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92章 一步登天?[2/2页]

国家帮我垄断 爱吃肉的马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bsp;  “这么大的进出口量,没有哪一个港口可以单独吃得下。”
      “而且要根据最终销售的目的地,来建设工厂。”
      “如假设最终是要在小日子销售的,那工厂设在大连或日照、天津都可以。”
      “假如是销售往东南亚的,在广西等地都可以建厂。”
      “明白你的想法。”
      “那你觉得我们是把订单外包出去,还是自建工厂好?”
      “外包是最省钱的。”
      “但质量是没办法保证的。”
      “您这么有钱,肯定是自建好。”
      “那运输和销售你有想法吗?”
      “我们不用全部都运回种花家的。”
      “建立在港口城市比较方便。”
      蔡子墨开口道,“您需要构建一个庞大而完善的加工体系,才能充分发挥这些土地的价值。”
      “哦?说来听听。”
      “首先,我们要以山东日照港为核心,打造一座年处理500万吨的智能化主厂。”
      蔡子墨拿起桌上的铅笔,在一旁的白纸上画了起来。
      “日照港地理位置优越,是离日韩最近的深水港,便于我们将高端产品出口到这些市场。”
      “同时,在东北大豆主产区,像哈尔滨、长春、佳木斯等城市,设立50座200万吨级的分厂。”
      “这些分厂主要负责大豆的脱壳、破碎、轧坯等预处理工作,将大豆处理成‘半成品,然后通过铁路专列运往日照的主厂。”
      “这样不仅可以降低运输成本,还能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和劳动力。”
      “接着,在长江沿线的武汉、南京、重庆等地,布局15座特色加工厂。”
      蔡子墨继续说道,“这些地方内河航运发达,我们可以利用这一优势,生产豆粉、腐竹、豆皮等传统豆制品,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
      “此外,在大豆种植集中的县域,再设立15座小型卫星厂,专门开发有机大豆制品、大豆发酵食品等特色产品,对接高端市场。”
      肖爱国微微点头,眼神中透露出一丝赞赏,但随即又皱起了眉头。
      “巴西的土地离港口有2000公里,而且一到雨季,道路就泥泞不堪,运输成了大问题,你打算怎么解决?”
      “这个问题我也考虑到了。”蔡子墨不慌不忙地回答道。
      “我们可以联合当地27家农场主成立运输合作社,由您出资3亿美元修建100公里的铁路支线,直接连接农场和主要干道。”
      “同时,购买500辆苏联生产的履带式运输车,并在车厢底板加装德国进口的电热丝,防止豆粕在运输过程中结块。”
      “在桑托斯港,我们建设一座大型的恒温仓储中心,配备全套瑞士布勒公司的清选设备,确保大豆的储存和运输质量。”
      “而且,我在里约热内卢有线人,能够搞到当地军阀的安保许可,保证运输过程的安全。”
      肖爱国又追问道:“那技术方面呢?我要最先进的设备和技术,钱不是问题。”
      “关于技术,我们可以采取直接收购的方式。”
      “德国克虏伯去年研发的离心式榨油机生产线,性能非常先进,我们可以出资收购下来。”
      “对于小日子三菱重工的第二代低温萃取设备,我们不仅要引进设备,还要挖走他们横滨实验室的核心团队,连同技术一起掌握。”
      “在国内,我们向华东化工学院的大豆蛋白研究项目注资800万,加快他们的研究进度,争取在三个月内取得成果。”
      “这样,我们就能够拥有一套完整的、国际领先的大豆加工技术体系。”
      肖爱国接着问:“销售渠道呢?生产出来的产品总不能堆在仓库里吧?”

第192章 一步登天?[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