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王磊跑进半限制区,随手逮住一个手术室小护士:“胃肠外科的何静,肠梗阻,在哪个手术间?”
      “第五……”
      王磊还没听完,就丢开她跑了出去。
      小护士揉揉肩膀:“有病吧?”
      进入第五手术间,王磊松了口气。
      何静刚被送进来不久,连麻醉都没开始,只有一个巡回护士在做准备。
      “何静,我给你检查一下,别紧张。”
      何静默不作声。
      王磊也不知道她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还是紧张得不敢说话。
      至少从表面上看起来,她是云淡风轻。
      那感觉,就像躺在海边沙滩椅上一样。
      “把腿曲起来。”
      何静默默地曲起腿。
      果然,是那种愿意配合的轻度自闭。
      她们只是无法主动去融入外面的世界罢了。
      “放松。”
      王磊细致地做着脾脏触诊,心里有点懊悔:在门诊的时候,怎么就不顺手查一下呢?
      刚才的检查重点都放在了肠梗阻上,忽略了一个大问题——
      伤寒。
      一般来说,医生看病要坚持一元论——即尽量把主要矛盾用一个疾病来解释。
      不坚持一元论的话,就容易误诊。
      这是用无数经验教训得来的规则
      但王磊感觉到何静不一样。
      果然,很快他就摸到了肿大的脾脏。
      王磊深吸了口气。
      一连两天,他已经摸到了七八个肿大的脾脏。
      就算江南市陈旧性脾肿大高发,这个比例也是不正常的。
      如果何静真的同时并发伤寒,那手术就不能随便做,容易出问题。
      但现在何静已经躺到了手术台上,如果没有过硬的理由,凭他一个小小规培生,根本无法阻止手术。
      可惜一次透视最多使用三分钟,现在只能再用掉一次了。
      王磊集中精神,认真检查她的回肠末段。
      果然,又看到了肿胀隆起的淋巴结。
      整体看去,肠道表面呈大脑沟回状。
      比另外两位更典型的伤寒髓样肿胀改变。
      一个人这样,只能高度怀疑,不一定能确诊。
      但王磊已经看到了三个。
      再加上他们共同的不明原因高热、脾肿大,以及另外几十个类似的患者,伤寒基本上可以确定了。
      自动门打开,麻醉医生走了进来。
      他认识王磊,奇怪地问道:“你不是在门诊吗,这个病人是你认识的?”
      “不认识。刘老师,麻醉暂时不要做。”
      刘医生正在准备的动作停了下来:“为什么?”
      “手术不能做,要先尝试镜下取异物,然后保守治疗——如果失败,迫不得已下,才能考虑手术。”
      麻醉医生术前必须要掌握病情,刘医生对何静的情况是很了解的,闻言更诧异了:
      “她这情况,不做手术能行?”
      嗡~
      自动门再次打开,两个胃肠外科的医生走了进来。
      他们是洗手前做最后一次探视,确定手术准备情况、安慰病人。
      听到麻醉医生的话

第十七章 争议[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