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侧妃是个心狠手辣的主。
尽管两个孩儿交换的事儿瞒天过海,神不知鬼不觉。但知情人不少,若是透露了一句半句,那不但自己掉脑袋,还连累家人,株连九族。
因此姚侧妃痛下杀手,斩草除根。
三天之后,春厢和秋厢为刚出生的小主子到寺庙里祈福,结果回来的途中惊马,两人双双丧身于马蹄下。
没过多久,姚侧妃把除了唐若尘之外的所有知情人一一除去,——包括,姓常的接生婆。
(PS:说来也是巧,那位姓常的接生婆给唐若尘接生后,回到家,就给一户姓战的人家请去为他的妻子接生,那妇人肚子痛了许久,孩子还是生不出来。
于是接生婆想起催产的药水还有许些,就让姓战的人家的一位七八岁小女孩到她家拿。
接生婆一时说漏了嘴:越国公府的唐夫人喝了催产药水,很快就生下了一位大胖公子呢。
那催产药水真是有用,那妇人喝了之后很快就把孩子生下来了,也是一位大胖儿子。
当天晚上,接生婆家里发生了火灾,一家大小七口人全被烧在里面。
几年后,那姓战的小姑娘进宫为宫婢。
刚好在当时大着肚子的纪氏(后来的贤太妃)身边伺候。
一次嘴碎无意中对纪氏说起:以前奴婢认识一位姓常的接生婆,她有一种催产药水可神奇了,越国公府的唐夫人喝了很快就生下了一位大胖公子,我娘喝了也生下了我弟弟。
纪氏听了心中疑惑。
越国公府的唐夫人不是生了女儿么,跟姚皇后生的儿子是同年同月同日生,两人还订了娃娃亲。
这事,给纪氏看出不寻常来了。
猜出其中肯定有猫腻。
后来经过谷见愁暗中调查,知道当年太子妃之死,是姚皇后下的毒。
那制毒秘方,来自皇后之父姚远志。
用鹤顶红,鹧鸪霜,蛇毒混合制作而成。
鹤顶红颜色鲜艳,有着微微的腥气,而鹧鸪霜却有微微甜味,蛇毒是眼镜王蛇毒,白色霜状粉末。
三种毒药混合在一起,正好暂时压制住彼此的毒性,无色无味,不容易被察觉,即使是用银器也根本测不出来的。
姚皇后下的量也不多,加起来,也不过是针眼那样大的量,因此太子妃喝大半年,毒性才发作——全身出现很多黑色的斑点,渐渐腐烂而死。
只可惜了她肚子里的胎儿,——还是个皇子呢。
后来皇帝驾崩。
太子慕飞谊登基做了新皇帝。姚皇后成了姚太后,纪氏成了贤太妃。
几年后,慕飞谊娶了唐若尘长女苏可馨,并册立为皇后。
姚太后算盘倒是打得响,希望自己的亲生骨肉生下的孩子日后继承皇位。这样,也算是有慕家血统。
只是老天爷不如她的意。
苏可馨进宫这些年,只有过一次有身孕,还胎死腹中。太医说,日后她难以有自己的孩儿。
贤太妃这些年来一直隔岸观火。
看着姚太后将先皇的宠妃和儿子一个个除去,最后就剩下皇帝慕飞谊和自己生的儿子慕飞寒。
这些年来,贤太妃和谷见愁就开始收集对姚太后不利的各种证据,开始是漫长的复国梦。
只要证据确凿,把姚太后做过的那些不能见光的龌龊之事大白天下,慕飞谊这个冒牌的先皇嫡长子,肯定会从皇位跌下来,跟姚太后一起上断头台。
只是老天爷也不如贤太妃的意。
谷见愁意外去世,最让人信服的证人夏厢又失踪,寻了多年不见踪影。
如今皇天不负有心人,夏厢终于给敖炫庭和他手下的人找到了。)
夏厢对众人道,当时她和冬厢并没参与两个孩儿交换的事儿。特别是冬厢,她毫无知情,
刚好当时她生了一场病,病得不轻,出了越国公府回家里养病。
一年后回越国公府,唐若尘就作主把她许配给府中一位管后厨账房的小厮,没让她在身边伺候。
夏厢尽管没参与,但她还是知道这事。
因为唐若尘时常偷偷抹眼泪,担惊受怕的。
万一,已成为皇后的姚侧妃生下一个皇子,那唐若尘的儿子肯定不会长命,——只有嫡皇长子死了,其他嫡皇子才有资格做太子。
唐若尘长年累月的郁闷和忧虑,茶饭不思,食寝不安,终落下了病根子。
待怀上苏不悔时,身子更是虚弱。
但唐若尘的死,并不是死于难产。夏厢道,是接生婆受了的当时皇后如今太后之令,暗中动了手脚。
让唐若尘死于难产中。
第210章 苏不悔是个祸害[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