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军及时赶到。
月亮圆了又缺,缺了又圆,这一战就从第二年夏初打到了第四年的初春。
乾清宫早朝上,一声急促的启禀皇上由外传来,兵部都御史马文升高举着奏折一脸兴奋说道:“启禀皇上,靖亲王派人八百里加急亲笔奏折到。”
“快。”朱?樘没等张德子呈上便急忙走下龙椅,一把夺过奏折看了起来,不停的迭声连说:“好好好,终于结束了。
众臣俱都惊喜不已,虽不知奏折是如何写的,但从皇上的脸上都已看出前方战事一定是已经以胜利告终了,不禁都鼓掌相贺,这可是皇上登基后最开心的时候了。
“靖亲王说那牙兰已逃回吐鲁番,这次征战我军伤亡不重,轻松夺回哈密卫,大家都来说说,该册封谁来做哈密王,你们的靖亲王在奏章上请奏他想留守哈密卫,你们说朕是准还是不准?”
朱?樘高兴得背着手连连转圈。
马文升说道:“回皇上话,靖亲王是朝廷兵部尚书呢,怎呢驻守在那,况且我们也需要他,皇上还是另选他人吧。”
朱?樘哈哈大笑道:“对,他想得美,明知朕不会理他,他还要多此一举,竟敢在奏章中威胁朕,说不准他就不送当地的新鲜瓜果回来给朕吃,去他的,朕不知道自己跑去吃个够么?”
群臣闻言都大笑起来,马文升上前一步说道:“启禀皇上,臣曾经多次前往哈密卫了解当地民风,知道番人重种类,且素服蒙古,非得蒙古后裔镇之不可,今安定王族人陕巴,乃前已故忠义王脱脱之近属从孙,臣以为此人可入主哈密卫,请皇上定夺。”
朱?樘思忖一番道:“马爱卿对哈密了解颇多,如果各位大臣均无其它意见,朕就理旨,赐封陕巴为哈密卫忠顺王,命你为钦差大臣,即刻起程代朕前往哈密卫宣旨。”
马文升回道:“臣遵旨。”
“朕再理一旨,宣靖亲王班师回朝。”
群臣中有一个人,他的脸上也挂着笑,只是这笑与别人不同,是一种解脱的笑,一种放手的笑,一种轻松的笑,他知道,那个人终是要回来了,回来和他今生最爱的女人生活在一起,那么,也是自己该离开的时候了。
“还有一事,”朱?樘晃了晃手上的奏章,“朕收到靖亲王喜讯的同时,还收到了大同边关的加急奏报,兵部都御史马文升?”
“臣在。”
“你上回说的那个战争狂,爱找事的人又出现了。”
朝下众人面面相诩,不知是谁?
朱?樘看了一眼众人继续说道:“蒙古鞑靼小王子叫拍……什么的,率精骑数万陈兵我大同关外,连营数十里与我军对峙,可是这帮鞑子怪异得很,每天只是操练,并不挑起战火,马爱卿可知是为何?”
“这个臣也不知,但肯定无好事。”
“朕来告诉你们吧,”朱?樘扬了扬手说道:“这是那位小王子达延可汗的使者送来的国书,书上说他们是来朝拜我大明,并派一千五百人前来入贡的,入贡,哼哼,一千多号人进京吃白食,顺道再干点烧杀掳掠的勾当,刺探情报,你们都来看看他这封国书的落款,居然敢自称:大元可汗。”
众大臣都聚拢一看,百官愤怒,马文升说道:“皇上,鞑靼是元朝后裔没错,可我朝建立以来,蒙古任何一个可汗都不敢在给我大明的国书中如此称呼自己,他这不是谋求和平,而是对我大明朝国威的挑衅啊。”
马文升话音刚落,都察院和六部的尚书们就骂开了,不但把达延的祖宗骂了十八代,更嚷着要立即发兵收拾这帮不知天高地厚的鞑子。
堂下一群言官炸开锅的吵得朱?樘头都快爆了,关键是他们除了变着花样骂达延祖宗之外,也没吵出点有用的东西,唉,每当这种时候,他总是无比想念他那不乐意回家的弟弟。
第249章:振奋与激情2[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