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弼看着一脸激动的韩稚圭,他也有些无语了。
这老韩被曾乐正这么一架,那感觉已经要找不到北了。
好像恨不得现在就冲到仁宗面前,然后把操练军士的事儿给接过来。
想到就做,韩稚圭也不说什么了,直接拔脚就蹿了出去,找皇帝去了。
富弼觉得吧,这宋方之前办的事儿,还是比较靠谱的。
不过这毕竟是军伍上的事儿,还是要慎重啊。
“说起来,这汴京内也有无数名将,真要是不行的话,从北边调人回来,那些人都是常年在战场杀伐的,一身杀气,总能震慑那些人吧?”
这些宰辅们都不是笨蛋,随便猜猜也都知道,宋方跟仁宗到底想要干嘛了?
训练军士,想要用气势把那辽使给震慑住吧。
“自打放弃了改道的打算,百姓们就不说了,麻木也好得过且过也好,那些百官的反应,倒是让人气愤!”
富弼摇了摇头:“现在南边成了香饽饽了,不少人居然都请求调任南方,这汴京好像成了大凶之地了!真是,哎……”
富弼这话刚说完,旁边几个宰辅也都摇头苦笑。
要不怎么说,之前大家都热衷于改道这事儿呢。
其实不光是陛下和诸位宰辅这么想,其他的人也都这样想啊。因为大家都怕死啊。或者说,怕辽人啊。
有了黄河天堑,他们才能高枕无忧啊。
再扯一会儿淡……不对,再商议了一会儿国事,富弼觉得,也没啥好说的了。
就准备散了呢,韩稚圭又跑回来了。
这人脸上的表情,倒是颇为不爽。
“稚圭……你这是……怎么样了?”
老韩这家伙的性子比较冲,说话不怎么拐弯抹角,或者说,这家伙的算计,也都掩藏在了这看似耿直的面具之后。
所以他一般说话干啥的,也都直来直去,所以让他当面去问陛下,想来还是能问出来结果的吧?
结果呢?
韩稚圭摇了摇头,然后说道:“陛下没说,光说什么……宋方肯定能成的!这话说得的气人,难道宋方能成,老夫就不能成?”
旁边的几个人都不吭声了,最后还是忍不住用那意味深长的眼神看了看韩稚圭。
你能成不能成,还需要咱们说吗?
真要是能成的话,你至于说在西夏被揍了个屁滚尿流……
老韩一看别人的眼神,顿时气得又想吐血了。
想想刚才在陛下面前已经够憋屈了,现在又被这些人鄙视,草啊。
老韩直接一甩袖子,离开了政事堂。
……
仁宗此时正在皇后处喝茶。
两个人喝茶的时候,倒也没有什么太多的话可聊。
不过一直这么尴尬得坐着也不是个事儿。
皇后想了想,开口找了个话题说道:“陛下,听说那辽使最近很是嚣张跋扈?”
仁宗点了点头:“是啊。一直咄咄逼人,提了不少无礼的要求。还说什么不答应的话,就南下放马……”
皇后当然也有自己活得消息的渠道。
现在听了仁宗的话,她开口说道:“陛下,自打文武皇帝以来,咱们跟北人交手,就没有赢过啊。要是……他们真的南下,该如何?”
这个问题,不光是皇后想问,很多的宋人都想问。
大家倒是想要强硬一些呢,可是……
怎么和辽人打啊?
仁宗摇了摇头,开口说道:“不会这么轻易南下的。说起来,那些人也是在虚张声势,他们就像看看咱们的反应。这太软或者太硬,都是个事儿。”
太硬的话,对方脾气上来了,我就是要给你理理头。太软的话……
那不是任凭对方拿捏吗?对方更觉得你好欺负了,那各种过分的要求,可不是得一直提了?
皇后叹了一口气:“你说说,这太平日子容易吗?那人怎么就不消停呢?”
皇后说的那人,指的是谁,仁宗当然知道。
自然是辽人的皇帝耶律洪基了。
这家伙何止是对大宋不消停呢?就算是在辽国,也不消停啊。整天不着家,在外边东奔西跑的,想要探听点这人的情报都不容易。
仁宗冷冷得说道:“消停?辽人什么时候消停过呢?哼!现在也就是西夏在旁边虎视眈眈,辽人不敢轻举妄动而已。”
皇后心下一动,然后说道:“这一次,那西夏人在府州可是吃了大亏了,你说……他们有没有可能,跟辽人狼狈为奸?”
仁宗摇了摇头,一脸笃定得说道:“不会的。那辽人的胃口大,真要是能南下了,怎么可能再放过西夏人。西夏人再笨都不会做这种决定的。”
皇后一听,看着仁宗的眼神,也满是崇拜。
仁宗有些飘飘然,多久没有享受这女人如此的眼神了。
于是他捋了捋虎须,再说点大国外交……
&nb
第474章 没有妄想[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