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嗯……
这个……
所有的臣子都愣住了。大家仔细考虑了一下赵仲针的话,结果发现,赵仲针的这个观察角度,好像真的有点……不一样了。
不过……富弼还是一脸从容的看着赵仲针。
自己几次被赵仲针打断了发言,他觉得,有必要让这个赵仲针吃点教训了。
你不让我说话是吧?行啊,我就让你一次性先说完。
现在你说完了吗?
说完了是吧?
那就该我说了!
富弼眼看着赵仲针不在说什么了,他才笑着说道:“所谓的财富定论,说的是这田地,还有这矿产,都是有定数的意思。”
没有错。我们脚底下踩着的就是这些土地,还有那四处勘探的矿产,也就是那么多。用完了就用完了。永远不可能再生出来了。
所以富弼才这样说。
这不就是财富定数吗?
仁宗点了点头。
他何尝不想让大宋更加富裕呢?不过,没有办法啊。
有句话怎么说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就是这个道理。
想要改变的话,那就要面临失败的风险。
以前他不是没有努力过,但是努力后,又有什么用呢?该怎么失败,还是怎么失败的。
范仲淹就是例子啊。
富弼的话说完,赵仲针摇头说道:“我们现在说的是大宋的岁入,之前不是在纠结这个问题吗?”
“说我大宋没钱,没有办法保证百姓的温饱,我就想问问,在这有限的土地上做文章,就真的不能养得活这么多的百姓了吗?粮食增产不行吗?”
“以前的一亩地,能收多少粮食,现在这一亩地,又能收多少粮食?还有那些矿产,又有多少是没有被发现的矿产啊,包括出海捕鱼的海船……”
“这所有的一切,不都是资源吗?”
富弼笑了笑,然后叹口气说道:“但是,说来说去,这土地矿产,就是这么些,用完就没了。如果都用完了的话,后辈该怎么办?”
宋方抬头看了看富弼,想不到这个老小子得思想挺前卫啊,现在就开始操心能源再生的问题了。还有能源的可持续利用的问题了。
不过,现在考虑这些,是不是有点言之过早了?而且,你现在说这些话的环境,这完全就是在狡辩啊。
都说自己喜欢胡搅蛮缠,其实在宋方的眼中,这个富弼才是真正的胡搅蛮缠呢。
不过……这个问题,宋方早就和赵仲针探讨过。
所以,相信接下来的话,你们就要准备,接住了!
果然,赵仲针也笑了。
那笑容中,满是开心。
接着,赵仲针淡淡得说道:“土地用完了?不知道富大人说的是我们大宋的土地,还是我中原得土地呢?如果真是我大宋的土地,用完了,就不能考虑外边的大好河山吗?”
这话刚说完,整个大殿,都鸦雀无声。
平地惊雷!这就是平地惊雷啊!
所有人都愣住了。
包括仁宗,也愣住了。
谁都没有想到,赵仲针居然说出这样的一番话来。
没有土地了,就去考虑外边的大好河山?
这是什么?这是充满侵略性得话语啊!
这是要……要掠夺土地啊!
谁不知道,资源用不够的时候,就去抢别人家的。可关键是……
这种想法,自古以来,就被摒弃了啊。
作为儒家正统,中原上国,从骨子里,就没有这种侵略的思想和念头。说他们仁爱也好,或者说他们偏安一隅也好。
中原人从骨子里,就没有那种侵略成性的基因。
所以说,赵仲针的这个想法,绝对是非主流得想法,绝对是……不被众人认可的想法。
但是有一个前提,那就是,你侵略的是别人家的土地。
可是现在呢?往北边去看,那边的土地,真的是别人家得吗?
自己算算,那可是正儿八经中原人的沃土,是汉人曾经的天下啊。
现在被别人掠夺去了,如果真的有一天,有实力收服那些失地了,就问问你当朝的天子,你会不动心吗?
会不把矛头,指向北方失去的徒弟吗?
太宗皇帝当年为什么有失败的经历,不就是北伐了两次,被搞得灰头土脸吗?
现在的大宋真的不想收复北方的失地吗?
非不想,诚不能也!
如果真的可以把北方的土地收回来的话,那光是北方的那些粮仓,就可以养活多少人啊?
所以说,赵仲针的这个答案,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同时又震撼了所有人。
这个少年人,当真是让人觉得……咄咄逼人啊!
第361章 咄咄逼人[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