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59章 不能提的禁忌[2/2页]

我在宋朝建设盛世 济楚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sp;  “听那家人说,吃坏了肚肠,会死人的……”
      说到这里,赵仲针倒是顿了一下。
      因为之前在说起这个果子的时候,赵仲针的第一个念头就是,这东西能不能代替泻药……
      回头可以给府上得那个管家来一剂猛药……
      “这除了捡柴,白天里,还要忙其他的农活,除草,耕田,捉虫……忙碌一天,到了晚上,还是那食难下咽的饭菜。然后吃晚饭了,就要上床睡觉。”
      “那是天色也刚黑,汴京城中,怕是正热闹,可是那热闹,却不属于农户。他们不睡觉,就没有别的事情可做,点蜡是断然不舍得的……”
      说起来,赵仲针絮絮叨叨半天,也没有一个重点,说的都是普通的日常琐碎生活。仁宗听了一会儿,有些意动,然后问道:“你有什么想法吗?”
      这是要问赵仲针此行的感悟了。旁边的那些宰辅们,也都饶有兴趣的看着赵仲针。
      大家都想听听,这个被人称赞的少年人,到底能看出来什么不一样的东西。
      赵仲针清了清嗓子。
      “以前吧,臣光是想着,这些百姓可能穷是穷了点,最起码能维持温饱吧。但是现在,臣真的不这么想了,因为……”
      “现在跟那些人在一起,臣是真的觉得,他们每天都很努力,不是为了生活而努力,而是为了……生存!只要能够生存下去,就够了。”
      生存?努力生存?
      仁宗感觉自己的脑袋好像被人用什么东西敲了一下,整个头都是嗡嗡的。
      然后他看着赵仲针,喃喃得说道:“努力生存?”
      如果说,为了生活,努力奔波,这话也算是比较泛泛了,套在谁身上都合适。
      谁不是为了生活呢?
      但是,他们为了生存,这话说的就有点……让人接受不了了。
      一时间,仁宗想起来,之前宋方从密县那边带过来得,那些灾民们的食物。
      上一次,仁宗还要求宋方把那食物留下来,让宫里的嫔妃们都“品尝”一下,结果第二天,好几个拉肚子……
      但是这些东西,却是那些灾民们每日里的口粮。这人和人之间的差距,就是这么大吗?
      为了生存……
      看着眼前的赵仲针,看着赵仲针那稚气未脱的脸,却带着几分少年人的刚毅,带着几分明事理的眼神。
      仁宗忍不住点了点头。
      是个好少年啊。
      想想赵仲针一家人的情况,仁宗对赵仲针的欣赏之情就更多了。
      赵允让这老东西是个家贼,难堪大用,或者说,即便是能委以重任,仁宗也不敢。
      谁知道这江山交到这个老东西手上,会被折腾成什么样。
      至于说赵宗实吧,这就是一个经不起打击的人,心里脆弱的很,不然的话,也不会得脑疾了。
      也就是说,这赵允让一家,上上下下,真正能够挑起大梁的,可能就是这个赵仲针了。
      当然了,现在赵仲针还年轻,但是几年之后,或者几十年之后呢?
      仁宗看重的,有时候,并不单单是一个人的能力,而是一个人的态度啊。
      最起码,这个赵仲针的态度就非常好。
      他没有长篇大论得在那夸夸其谈,他只是沉下了身子,放下了身段,和那些百姓们同吃同住,亲生感受那些百姓们得生活和日子。
      试问,就冲着这种态度,当朝又有几个人能做到呢?
      至于说那些宰辅们,也都是一脸欣赏的看着赵仲针,他们都在想,如果将来这江山真的交给这个年轻人的话,那么,他们还能再辅佐这个年轻人……
      把这大宋朝,给治理得欣欣向荣吗?
      “嗯……”
      仁宗嘴巴张了张,然后问道:“你说百姓苦,那你说说,这整日里都说我们大宋是太平盛世,那百姓为何还苦呢?”
      之前问的都是小打小闹,现在这算是进入了正式的考题环节了。
      旁边的那些宰辅们,也都是目光炯炯得看着赵仲针。
      他们都想知道,这个少年人是不是能够说出来让他们眼前一亮的东西来。
      赵仲针也没有犹豫,他直接开口说道:“百姓之所以会过的苦,还是赋税太重。”
      这话刚说完,所有人都愣了一下。
      要知道,赋税这东西,可是相当敏感的。
      之前赵宗蔺在递折子的时候,也点出了不少的现状,可是他也是非常巧妙得用春秋笔法,把赋税给绕过了,因为他知道,这是一个禁忌。
      他不能提,也不敢提。
      一切都是以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为前提。
      可是赵仲针没有回避,他居然直接点出了这一点。
      旁边的富弼忍不住扬了扬眉头。

第359章 不能提的禁忌[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