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狄青才茫然离开。
也就是这件事之后,韩稚圭在军中迅速建立了威望,至于说狄青,也是被打压得抬不起头来。
一个在外骁勇善战,堪称百战不殆得将军,被一个文官收拾得不敢吭气。
你一个折克行算什么?你说来说去,你就是将门之后罢了,你一没有大功,二没有官身。
你难不成比狄青还牛吗?
没有狄青牛,你还敢这么嚣张跋扈,不收拾你收拾谁?
所以很多的文官都要求严惩的时候,就是在摆姿态给折继祖看的。
折继祖虽然心里憋气,可是他没有办法啊。他只能把自己的姿态摆到最低,然后请仁宗看着办了……
仁宗心里也是纠结万分。
折家怎么这么能折腾啊?你说你们好好的领了功,然后滚蛋不行吗?现在搞出来这么一出,不是节外生枝吗?
仁宗想了想,然后问道:“折克行,当真如此无状吗?”
折继祖一听,顿时一脸的感激,同时心里也舒了一口气。
仁宗用了无状的这个词儿,已经表明了要为折克行开脱的态度了。
无状,不是有罪。只能说这小子的行为不端罢了。
韩稚圭在旁边说道:“陛下,这折家好歹也是将门世家了,这将门子弟行止无状,是不是……有些不妥啊?”
无状?武人无状吗?那不是造反的前奏吗?
宋方听了韩稚圭的话,顿时盯住了对方。你这老小子,有点过分了吧?
这是把人往死了逼啊!
“陛下!臣有话说!”
宋方站了出来,然后淡淡得看了韩稚圭一眼:“今日之事,有另外一个说法!”
“据说,这折克行去那金店想要买礼物,结果遇到了那西府编撰周博之子周涛出言谩骂。折克行一再忍让,但是对方却不肯罢休,最后折克行被逼无奈才动手!”
“韩大人,不知道,这是否叫行止无状呢?”
韩稚圭拧着眉头问道:“哦?是吗?不知道周涛骂的是什么呢,居然可以让他枉顾百姓性命,随意出手呢?”
“百姓吗?呵呵,那应该称不上百姓吧?那应该叫衙内比较合适!”宋方冷冷得讥讽了一句,然后说道:“那周涛骂折克行边贼!”
宋方话刚说完,富弼就退回去了。
然后不少人也都跟着退回去了。
人家可不是世代戍边的将门之后啊,为大宋看守门户的边军啊。你居然敢骂人家边贼?
就算是你爹周博,这种话都不能随便说,你一个官宦的后代,说这种话,不是找抽吗?
在这个地方站着的都是谁啊?都是朝中大臣啊。随便拎出来一个,哪个不比你父亲的分量重?你倒是问问他们,这些大臣有谁敢指着折继祖的鼻子骂他边贼的?
别说是折继祖发飙了,恐怕皇帝都会把你的脊梁敲断吧!
再说了,前段时间,这边折家刚刚闹情绪,陛下也是用尽了手段,恩威并施,才算是把折家的情绪给安抚了下去,你现在再挑事儿,你不是作死是什么?
韩稚圭看了看宋方,最后想了想,还是说道:“就算是这样,大不了呵斥一下便是了。有必要动手吗?再说了,你一个待诏,管好你自己的事儿就好。这事与你何干?”
尽管韩稚圭现在已经不是军方的大佬了,不过毕竟常年身居高位得,这威势还是有的。
至于说他说宋方的话,言外之意也非常明显:你一个待诏,可是文官,屁股往哪儿歪呢?别多管闲事!
再说了,老韩说得没错啊,别人骂你,你骂回去就是了,有必要动手吗?
要知道当年那狄青,被自己管得都是俯首帖耳的,你一个小小的折家子侄,算个球啊。
宋方笑了笑,然后说道:“折克行本来没有打算和对方计较的,他已经准备换个时间再过来了。至于说我为什么要管……因为他买的礼物,是准备送我妹妹的!”
宋方的意思也很明显,这事儿就是跟我有关系,我就是要管!
要说还是这个时候的风气好啊,宋方一个小小的待诏,都有这个胆量和朝廷的大佬当面锣鼓。
韩稚圭也是有点诧异得看了看宋方。这小子胆子真的这么肥吗?不想干了这是?
要知道,在宰辅的面前,你这个官职实在是太小了。真要是吵起来,你想想,陛下会安抚你呢,还是安抚宰辅呢?
就好像你一个公司的实习生,跟副总吵架,别说副总开不开你了,就说这事儿让董事长听说了,是开了副总呢,还是开了你一个实习生呢?
折继祖当然知道这其中的门道,他看了看宋方,脸上的表情也有些忐忑。
假如说宋方真的因为帮折克行说话,而被罢官的话,这就是污点啊,以后就甭想再当官了。
就好像一个人做错事儿,被记录入档案是一样的……
仁宗当然把这所有的事情都看在了眼中,想了想,他说道:“既然都已经不打算计较了,为什么还动手了?这事儿……”
沉吟了一下,仁宗准备下结论了。
第113章 下结论[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