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百六十六章 盛世之相[2/2页]

两位皇兄请上路,大唐有朕照顾 染血的剑锋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声问了一句。
      “真以为大姐没吃过苦么,吃苦的日子,别说汤面,干巴巴的饼子也吃了不少。”
      李元吉本想万贵妃会说草根树皮也吃了不少,谁知是干巴巴的饼子。
      好吧,人和人的吃苦是不一样的。
      李元吉大口扒面,陈武则抓了一把蒜,剥开蒜衣狠狠咬了一口嚼着。李元吉见状,也拿了几粒。
      “大姐要么?”
      “我可吃不来这味!”
      “这味好!”
      此时的大蒜,早已普及,没有辣椒的时代,葱姜蒜可是主要的佐料,当然,后来的关中地区,吃蒜就面也是一种风俗,只是这味,着实有些冲了。
      李元吉扒拉着面,嚼着蒜,着实没任何亲王的风度,万贵妃倒是细嚼慢咽,估计对她来说,这一碗羊肉汤面也确实不好吃。
      不过来了,不吃也着实不像话。
      吃面,看着这市井繁荣,镇上居民乐业安居,李元吉也切切实实感悟到武德年的好了。
      李渊执政时期,看似没什么大的做为,只是那些政令法制颁布下来,已经稳定了原本混乱的社会秩序。
      均田制,大力发展农业,适当鼓励小作坊和商业,至少在李元吉看到的地方,大唐已经在大步走向繁盛,走向伟大,走向这个时代的世界之巅。
      如果这个国家能够解决一些后来的问题,比如门阀,比如均田制带来的问题,比如分权导致的国家实际分裂,那这个国家必然会走向繁盛,并将延续下去。
      李元吉陪着万贵妃在小镇走了许久,晚上宵禁之时才回了驿馆。
      第二天出潼关,过了风陵渡口,就到了并州地界。
      此时这里可没桥,而是渡船。
      一行人进了并州地界以后,李元吉也是叹了口气。
      老李家起家于并州,当年晋阳起兵,老李家一举取代了老杨家,成了这个国家的皇族,这个时代的统治者。
      而对于李元吉,并州又是他失去一切的地方,当年就是做并州都督时,李元吉见了叛军以后,直接逃回了长安,让他失了军心民心,从此成了一位真正的大唐闲王。
      老爹不敢再指望他做什么正事,别惹祸就好。
      李元吉也是从这里开始淡出李家的真正统治核心,当年做这个并州都督,可以看出老爹对他还是很期待的,给兵给将给权,奈何那时候的李元吉,真的是扶不起的阿斗。
      李元吉此时一声叹息,踏着并州的土地,回望风陵渡口,也是心中感慨万千。
      到了并州,一行人的速度就慢了下来,李元吉是亲王,万贵妃是贵妃,无论到了并州哪里,当地官员可都要殷切接待。
      李元吉就是想不打扰本地官员,也根本做不到,朝廷将他到并州的通文早分发了并州各地。
      其实这一趟来并州,有些代父巡查的意思。让并州的老百姓和官员看看,老李家可没忘记并州,可没忘记晋阳和太原。
      而在进了并州以后,李元吉发现,杨妃的神情这几天总显得有些不对。
      当队伍在一个小镇停下,一行人被安排进小镇最显眼的一处建筑以后,李元吉特意走进杨妃的住处。

第一百六十六章 盛世之相[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