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二百八十一章对决[1/2页]

一世骁雄 高粱河车神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拓跋阿吴见到眼前的一幕,心下大骇,立即命人往中间缺口处加派人手,抵挡晋军的冲击。
      王文田手持大斧,冲到青唐军前面,自己用手臂夹住刺过来的两支长枪,随后单手持斧,一个力噼华山,直接把一个青唐士卒的头颅连着上面的铁胃一起剁开,随后斧头横扫,又是一颗头颅落地。
      紧随其后,数百重甲步兵也狠狠的跟青唐甲士们撞在了一起。
      长枪手之间相互捅刺,而还有数量不少的晋军手持重斧,这时候发挥了极大的作用,除了砍木栅栏以外,还是破甲利器。
      而青唐人也不是一触即溃,就算士气低落,也没有低落到这个这个份上。
      双方针对这这个缺口处的狭窄地段,都投入了最为善战的精兵强将。
      登上望楼的拓跋阿吴很清楚,必须遏制晋军冲入大营,因为只要一点被攻破,那整个防线也就无从防守,晋军全面压上的就会造成己方的溃败。
      到时候就是兵败如山倒的局面,整个大军都会暴露在晋国人的兵锋之下,这样的局面,甚至比起甚至比起疏勒城下还要危险。
      左右两边营帐之中,野利荣哥与仁多零丁也早早就集结好了部众,随时准备应战。
      而拓跋阿吴这里,尚且没有需要支援的地步,他所部是青唐大军之中最多的一部,将近三万人。
      还都是王族直属,披甲数目也是最多的,堪称精锐。
      所以一时间,晋军虽然打开了一段栅栏,并迅速把这个口子扩大不少,但面对骁勇的晋军,青唐人也在尽力抵挡,虽然阵线被一点一点的往后压了数十步,但旋即稳住了阵线,两军相互纠缠,人挨着人,如墙而进,泾渭分明。
      双方厮杀在一处,根本就没有转身的空间和余地,只能向前,或者死亡。
      这种惨烈程度,还仅仅只是刚开场。
      拓跋阿吴不断调集手下的各部,以千人队为基础,整齐列队,随时准备接应溃口处。
      “命令前面给我顶住,后退者我要给他头上挂一条狐狸尾巴...”
      拓跋阿吴此时心中万分焦急,没人想到一个多月没出大营的晋军,一上来就是重拳出击,攻势如此勐烈。
      全军压上,士气高涨,大有要一鼓作气将青唐军全部吞下的意思。
      “阿吴。”
      站在土台之上的拓跋阿吴听到有人叫自己的名字,回头一看却正是老国相论赞破。
      “您来了,国相。”
      “嗯,情况如何?”论赞破问道。
      拓跋阿吴指着眼前的战场上厮杀最激烈之处,“晋军用重甲力士手持重斧攻破了一段栅栏,目前正派精锐往我部大营里面强攻攻,我已经命令各千人队全部集结列队,前死后继,绝不让晋军冲进来。晋军能突破我们的木头栅栏,但却突破部落的我们的青唐勇士组成的‘铜墙铁壁...”
      论赞破微微点了点头,目光在越过目前双方交战处之后,又望向了更远的远方。
      数不尽的铁甲如洪流一般,黑压压的连绵不绝。
      晋军的一军的战旗分为纛六面,军中营建,出引六军。
      门旗二面,色红八幅,大将军牙门之旗,出引将军前列。门枪二根,以豹尾为刃,出居红旗之后,止居帐前左右。
      五方旗五面,各具方色,出随六纛后。
      从外还有严警鼓一十二面,在六纛后。角一十二枚,于鼓左右列各六枚,以代金。
      队旗二百五十面,尚色图禽,与本阵同,五幅。
      认旗二百五十面,尚色图禽,与诸队不同,作为各自队伍的标识,出居队后,恐士卒交杂。
      阵将门旗,各任所色,除了不能跟主将的红旗混同。
      此外还有阵将鼓一百二十面,临时惊敌所用。
   &nbs

第二百八十一章对决[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