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九的深冬,气温时不时在江陵来个“过山车”。
仅隔了一夜,骤降七、八度的气温,加重了寒风的凌厉,让迎风而行的辛大诚,骑车很有些辛苦!
可退休的老法官惦记着钱小惠电话里戚戚哀哀的哭声与恳求声,依旧坚持着蹬车的速度,只为在中午营业的忙碌前,赶到小韩与莉莉工作的餐馆。
与两个餐饮店员工的电话沟通后,辛大诚凭借多年的理案与审判经验,更添了对卤鹅索赔事件的疑点。他直觉里怀疑:是不是有背后的原因,导致钱小惠遭到刻意的报复。而那个人,并不是小韩或莉莉!
所以,无论小韩找着什么理由搪塞、推诿,辛大诚还是坚持约定在那家餐馆见个面,理由也简单:听人说餐馆饭菜口味不错,顺便打打牙祭。
陶之凡对于辛大诚的调解要求,心有抵防。除了统一小韩与莉莉的口径,还严令其他店员不得围观、不得插话。同时,当天店里不进货、不理库存,在辛大诚说话与吃饭的功夫,尽可能仔细地做好方方面面的服务,特别是餐台、餐具、地面的清洁。而不管辛大诚点什么饭菜,一定用新鲜的原料,由小韩亲自动手去做,保证色香味,让他挑不出茬来。
而陶之凡自己,在楼上看到辛大诚进门的一霎间,就躲进办公室,只让小韩悄悄打开手机通话,随时关注动静。
辛大诚进入门店后,接受到的就是一份细致而古怪的服务。
包括小韩与莉莉在内的餐馆员工,相当客气,倒茶、递水、递餐具很是周到,可是气氛相当别扭,店员似乎都刻意回避着他的目光,而店员之间偶尔碰撞的视线,也带着几分警惕与防范!
这让辛大诚心中的怀疑更重,下意识就不断打量整个餐馆内外。
小韩与莉莉按着陶之凡的交待,先后过来与辛大诚“述说情况”。
与他们之前的说词有异,两人对于购买十只卤鹅的目的有相同的解释:因为北岸新城的居民提到钱小惠做的卤鹅更好吃,所以想找找自己门店卤品的差距,特意多订了份量,让全店员工一起品尝,提提意见。因为怕钱小惠介意,所以没直说。
这样的理由,似乎说得过去。可辛大诚看着餐馆冷餐厨窗上方悬挂的广告单页“北岸新城口味第一的卤味、回味悠长让你一口忘不掉”,却是另一个猜测:“你们就不怕钱小惠私制的卤味抢了店里的招牌?”
小韩一楞,下意识回答:“哪能呢?她连店都没有,就自家做做,这实力差距也太远了!”
他的话语说出,陶之凡在自己办公室气得直拍桌子——那辛大诚就是老狐狸!傻兔子似的小韩就会往他嘴里钻!早知道这样,他应该找别的朋友去订钱小惠的货!
辛大诚微微一笑,话题转向争取双方达成和解。他简述了钱小惠家里的经济窘境,以及他与派出所警方联络市场监管部门后的检查与处理结果,“钱小惠的行为是不合法,但她即将接受市场监管方面的处罚,得到应有的教训。而经过市场监管工作人员的调查与求证:钱小惠私制卤品过程中,并未使用过期与变质的食材,你们也没有出现身体不适的状况,更没有遭受经济损失。另按你们的说法,在购买时,已经知道她并不具备制售卤品的相关条件,从另一个角度看,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小韩听到如此说话,不知所措,借口要查看后厨人员备菜,忙不迭躲进厨房,询问陶之凡的意见。
陶之凡听到市场监管力量已出手,恨得扔了手机。等电话里再听辛大诚似乎刻意加重语气,说出“过期与变质食材”几个字,他的心“砰砰”乱跳!
咬了咬腮帮,他交待小韩:“行了,不用和那调解员纠结!市场监管出手,钱小惠也算吃了亏,以后应该不敢再抢生意、抢名头了,见好就收吧。你装个样子,和调解员讨价还价,他咬准我们知情故意购买,你就大方点,说体谅钱小惠的家庭情况,不要她赔钱了!”
&nbs
第106章 似乎用心 好象挺敬业[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