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一日,新学年启幕。
位于江陵市畔江区北岸新城的九年一贯制学校打开了大门,召唤“冲关升级的小神兽们”或进入或回归校园。
夏季的酷热劲儿在江南大地上依依难退,年轻的交警小哥辛和前后奔走时,一层层汗水从身体中渗出来、闷在制服中,恰象眼前的人群与车流密密拥堵在校门前的路上,沁出一重重挡不住、散不去的烦躁!
伸手,将头上的警帽摘下来,他抹了一把额上绵密的汗珠,转手拿下挂在皮带扣上的保温杯。
可杯子刚凑到嘴边,还没湿润干燥的唇皮,辛和就听一声猝然拔高的嚷嚷声:“我孙子第一天转进这学校,情况特殊,警察先生您就高抬贵手,留点人情味吧!”
年轻交警迅速转头,看见北岸学校围墙的花式栅栏前,派出所巡逻警郭方荣正无奈苦笑着,收回想要搀扶的手,诚心且小心地提醒手拉栏杆、脚踩围墙、攀挂在栏杆上的老人,“那您一定小心些,千万抓紧,可不能摔了!”
同样无奈地笑着,辛和往腰带上挂回保温杯,向郭方荣跑去,“方荣哥,我和你一起劝劝他们吧?”
“咝~,还真不好办呐!这些家长放心不下孩子,‘挂在学校围栏上,开得可比花儿还灿烂!”郭方荣苦恼地挠头,左右张望那些“花儿们”,“……稍等等,就让他们看一会儿吧。刚才老人家怼得我心里直抽抽!想当初亦亦第一天上学的时候,我也紧张!还是先帮你疏导交通,别让路堵着了。后面的车过不来、学生下不了车、家长急上火,只怨咱们执法没到位。这里留给几位志愿者来劝,他们有时比我们管用。”
“好!”辛和笑着答应,目光扫描时,又见不远处有机动车路间违法掉头,急吹警哨,奔跑过去。
郭方荣看他后背的制服已汗湿一片,悄悄叹气,转身去校门边阻止违停的电瓶车。
校门边,或兴奋、或紧张、或不安、或淡然的家长们没多少人注意这动静,只管让不同类型的机动车、非机动车甚至是残疾车继续熙熙攘攘、忘记规则地扎在一起,再加上马路中、车隙间拉着娃儿小手紧张穿梭的人们,实在比早高峰拥堵的高架更能显摆城区的人气和繁荣!
身穿制服的交警、巡逻警和臂戴红袖章的志愿者们只能于其中来往奔忙、劝阻引导,个个脸染急霞,还得挤尽耐性压抑心底的焦躁,避免发生争执。
“小心!”辛和正指挥一辆违停的机动车前往临停车位,却差点被一辆逆向行驶的非机动车带倒。见坐于后座的小学生一个大晃,差点掉下车来,他顾不上自己,急伸手扶住孩子,警示家长:“怎么能逆行呢?不顾自己和孩子安全吗?”
“我着急!”未带头盔的家长争辩,“孩子要迟到了!”
“警察叔叔,我们下次不敢了。”被辛和扶稳的小学生紧张,红着脸恳求。
辛和心疼孩子,又见后面的车辆拥堵,只能“放水”:“下次千万不能这样!”抬手示意近前的机动车暂停,让这辆非机动车过到马路对面去。
家长不满的声音,被风吹回年轻交警的耳中,“死板教条,不讲人情!”
一丝儿委屈在心中跳跃。
辛和吸了一口气,如常忽略如此言语,用手背抹去已滴落在睫毛上的咸涩汗珠,继续指挥交通。
他是上周接到中队长萧嵘的通知,要在开学第一周,与派出所、综合执法中队安排的执法力量,负责此处联合执法,以全力维护校园安全及周边治安与交通秩序。
一早赶来,他就被这热闹到胶着的阵仗唬了一跳,一时手忙脚乱处理不过来,幸亏他老爸民事厅法官辛大诚的忘年交——郭方荣同时赶来,带着他用疱丁解牛式的细致与耐心,“稳、准、快”地对违法停靠、插队、掉头、逆行见招拆招。
可那效果和感觉,就和四处起火却只有一辆救火车在东扑西浇差不多,勉强保持着校门口的交通不至于瘫痪而已!
辛和很想一张张开出罚单,可就象交警支队里“老法师”们所说的:在某一个时段某一个区域,大部分人将违法当做不违法的时候,是真能营造出一片“法难责众”的困局!
打个比方说:在一连串机动车被来回穿梭的电瓶车、逆行的自行车逼停在禁停框内、逼停在人行横道线上的时候,着急的家长索性熄火、跳下车、拽了要上学的娃儿直冲校门,能怎么处罚?该怎么
第1章 情况特殊 留点人情味[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