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一九四四年十一月三日下午,晋绥军区司令部收到驻岚县日军吉野大队,和伪警备队一个大队的兵力,汉奸特务共计一千余人到晋绥边区‘扫荡的消息。而此时,军区主力部队已经到外线执行任务去了。留在根据地的是少数军区机关警卫部队和地方民兵武装。派谁去率哪支部队去阻击来犯之敌?迟滞敌人进攻速度,为边区机关后方医院,根据地老百姓空室清野、安全转移逃难,为主力作战部队回防歼灭来犯的日本鬼子赢的保贵的时间?
      正在召开的军区司令部作战会议上,大家的目光落在了军区司令员吕正操身上。吕司令员手拿着没有点着的烟斗,沉思不语。沉思片刻,司令员把装了烟叶未的烟斗点上,狠狠的吸了一口。司令员说话了,‘还是让特务团六连去吧,\"那让谁去带队作战\"?\"还是让李芳去吧,他以前曾经任过这个连的连长,这几天他正好从岚县回来在军区开会刚开完会。\"
      \"此人是红军底子,政治立场坚定,军事素质过硬。在历次反“扫荡”作战中均有出色表现。特别是担任武工队长这一年来,作战勇猛指挥得当。智勇双全的他率领武工队打了多次胜仗。这次派他去,他应该能担当此重任。而且他以前就任过这个连的连长,全连官兵都对他很熟悉,这便于他发挥他的指挥才能。”
      众人不语,心情显得格外沉重,都知道,要我八路军一百多号人的一支步兵连,去阻击迟滞一千多人,且装备精良,又有飞机大炮的鬼子队伍,显然是有去难回的差事。但是又没有办法回避必须面对的,因为战争就是这样的残酷。
      接下来,首长们便把伏击地点定在了鬼子袭击边区首府,的必经之路阳火崖村。从现在看来,此地两边土山,高约两百多米。两山夹一川中间一条蔚汾河,川宽此处也约二三百米。决非理想阻击之地。也可能敌人突然来袭,近处没有理想的伏击地点,而远一点的时间紧,兵力投送也不便。
      接到战斗命令后太阳已经快要落山了。李队长在军区大院和王指导员他们会合,连夜带着官兵出发,急行军五十多里赶到阳火崖村。村里一片寂静,死气沉沉。全无往日子弟兵来时,老乡们欢迎慰问送茶送水的热闹场面。不用说乡亲们已经逃难去了。身背大刀斜挎驳壳枪的李队长,英俊的国字脸上,两只大眼睛炯炯有神。用自己如炬的目光,细心观察着周围的一草一木。
      秋收后多时,目前已经入初冬。秋收后的桔杆也所胜无几,山头上草木植被全无,几孤单座坟丘兀突在土山头上。此地决非理想的设伏之地!以我军现在的装备主要是步枪、手榴弹。少数战士还只能用大刀、红缨枪。一个连队一门小炮也没有,最好的兵器也就是两三梃轻机枪,和百十支汉阳造步枪。面对一千多装备精良有着大炮轻重机枪的鬼子,我的的一百多人的兵力,实在是太单薄了。这仗应该怎么打?李队长双眉紧锁沉思良久。这定是一场生死两茫茫力量悬殊惨烈之战了。
      但是,为了边区机关党政军机关首长的安全,为了边区几十万老百姓生死,为了大部队回防赢的保贵时间,那怕自己和全体官兵全部牺牲,也是值得!李芳暗暗下定了决心,又如此和战友们讲了一千番,最后问;“同志们,有信心没有阻击敌人,为大部队回防歼灭鬼子嬴的时间?”
      “有”!战士们齐声应答着,表示着无比坚强的决心与信心。李芳;“那干部们须我上山看地形,齐余人员原地休息待命!”指导员和几个排长应声和李队长一齐向山头高处上去。到了左山顶上,从上边看到的地形和下面看到的差不多,只是东面三百米处的山后边,有一座比较气派点的一座坟墓,圩门,圩墙,墓丘还算完好。几棵伞型松树生长在坟地中间。又多了点隐蔽之物。是个做指挥所的好地方

第57章[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