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第一件事,就是要保证货源充足,比如说,如果我把货卖出去了,结果你们家里给吃了,或者卖给别人了,或者坏掉了,或者送人了,但事先又没告诉我,导致我失信于顾客,那么不好意思,以后都没法合作了。这不是我刘三顺不讲情面,是先把丑话说到前头,免得以后闹不愉快。我这么说,都能明白吧?”
这第一条,众人不断点头,表示没问题。
刘三顺又继续说道:“这一条要是没问题,以后就按这个路子来,觉得不合适的,那你就先留着。现在我说第二条,也就是说,利润的分配,我是规矩是,卖了东西之后,不管卖多少钱,你先拿走百分之二十的成本,剩下的钱,咱们是三七分,我三你七,跟我二舅家都一样,没有搞特殊化的。这个有没有问题?”
刘三顺说完,见大家似乎有点不明白,又举例说道:“比如说一件商品,我卖了一百块钱,我不管你成本是多少,你先拿走百分之二十,也就是二十块钱,剩下的八十块钱里面,我再分百分之三十,三八是二十四。也就是说,卖一百块钱,我拿二十四,你拿七十六,如果卖二百块钱,我拿四十八,你拿一百五十二,这么说都能明白么?”
他举了一大堆例子,众人终于听懂了,纷纷交头接耳了一阵后,也都同意了。
不过刚才那个四婶,似乎不大满意,一皱眉说:“三七分,是不是有点高啊?毕竟卖一百块钱的话,那成本可不一定就二十块钱。你看,咱们二八行不行?毕竟也不用你出啥东西,那货都是我们的,你就负责卖一卖,就收三成?”
刘三顺一笑,说:“四婶,我跟我二舅也是这么合作的,再说,你要觉得三成多,可以去镇里的集市上卖啊,不说别的,一份鱼子酱能卖好几十呢,都是你自己的。但是在我这,一份鱼子酱你能卖一百八,就算只拿七成,也有一百二十多的利润,而且还不用你吆喝,只管坐家里收钱,这还不好吗?你说一百块钱的成本不一定是二十,这我信,但有的东西,卖一百块钱可能成本才十块,这个账你也得算啊。”
“那鱼子酱,真能卖这么多钱?”
刘三顺说了半天,四婶就记住一句鱼子酱能卖一百八,她顿时眼睛一亮,迫不及待地问。
刘三顺点点头,说:“没错,一百八一份,但得是鲟鳇鱼的鱼子,要是大马哈鱼,就一百三一盒,别的鱼不要,毕竟在咱们这地方,打着乌苏里江的旗号,就得有点特色。”
“那成,咱自己家做的本来就是大马哈鱼的,一点问题都没有,就按你说的定,四婶一定支持你!”
这老娘们一发话,周围的人都纷纷称是,表示一切都按刘三顺说的办。
最后,刘三顺举起第三根手指头,说:“最后一件事,就是刚才大力说的,我们现在的确是没什么本钱,也收不起那么多货,所以,你们要有什么货,信得过我刘三顺的,尽管拿来,卖出去就结账,咱们就按七天一个周期,如果七天没卖出去,拿回去换新的,我这也没冰柜,的确没法保存那么久,要是怕坏的东西,那就放在你们自己家里,什么时候用,我什么时候让大力去取。”
顿了顿,刘三顺又环
第72章 约法三章[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