滩头镇,位于小河村西北二十里,虽然镇子不大,却是方圆几十里内,唯一的商贸集散地。
每天都有来自各个村的渔民们,赶往滩头镇上的渔产批发市场。
刘三顺骑着摩托车,拎着两条鱼,在下午两点之前,赶到了滩头镇。
他并不认识付永贵说的那个李长风,也从来没听说过,但滩头镇就这么大,会鱼皮画的人却寥寥无几,能称为师傅的,那就更少了。
所以,要找到李长风,他还是很有信心的。
到了镇上,他先是来到上次买鱼皮画的小店,进门先递给老板一支烟,然后就开始套词,打听李长风的下落。
但是没想到,那个胖胖的老板听到李长风的名字,却是大摇其头,说他在滩头镇生活了三十年了,会做鱼皮画的基本都认识,从来没听说过这个名字。
刘三顺刨根问底了半天,老板也还是摇头,后来见刘三顺一直在开着直播,干脆把他轰了出去。
这就奇怪了,难道付永贵故意说了个假名字,或者是编了个故事,就为把刘三顺骗走?
他接连问了几家,都是一样的答案。
滩头镇,压根就没有叫李长风的鱼皮画师傅。
直播间里的网友不断出主意,让刘三顺干脆原地解决,镇上这么多卖鱼皮画的,随便找一个,给他点学费,不就能学了吗?
对此,刘三顺嗤之以鼻。
他觉得,要学就得找个当地最牛逼的,这些小店的画,质量差不说,大多都是坑外地游客的,要想学到真正的技术,就必须找那些称得上传承人的真正的师傅。
可是找不到李长风,一切都是废话。
刘三顺拎着鱼,如同没头的苍蝇,带着直播间的网友们在滩头镇转悠了足足两个小时,也没找到李长风的下落。
甚至,连半点消息也没有。
这件事,十有八九是付永贵那家伙故意捣乱。
刘三顺很生气。
那两条鱼原本活蹦乱跳的,跟着他折腾了一下午,已经是奄奄一息,随时都能嗝屁。
在跑遍了滩头镇所有的鱼皮制品店之后,刘三顺拖着疲惫的步伐,走进了一家卖渔产的店。
这家店门口,挂着好几条大鱼,有大马哈,狗鱼,鲤鱼,草鱼,最大的几十斤,最小的也有七八斤。
既然找李长风的事很可能泡汤,那么,索性来这里碰碰运气,如果要凑够一件鱼皮衣的材料,是否能够实现。
结果一问之下,刘三顺更加失望了。
外面的大鱼有些是去年的,晾晒的鱼干,还有些是这几天收上来的大鱼,挂在外面等待买主。
可要是想一天之内凑够一件鱼皮衣的材料,恐怕跑遍滩头镇的渔产市场,也够呛能买齐。
而且即便是材料充足,刘三顺兜里的钱也不够。
现在乌苏里江刚刚开江,鱼行的价格正高,尤其那种十几斤的大鱼,别说几十条,有十条就足够让他破产的了。
这还是当地的批发价,要是去外面卖,就他兜里这一千多块钱,怕是就够做个鱼皮裤衩的。
刘三顺摸了摸兜,灰溜溜地往门外就走。
网友们说要给他凑钱买鱼,刘三顺没好意思,他总觉得,打赏这个事情就像是卖艺,但不是要饭,平白无故的,凭啥要人家网友的钱?
他正要跨出这家店的门槛,忽然无意中目光一瞥,看到墙上刷着一条广告。
这广告很简单,就写了三个字。
“收大鱼。”
下面是一个电话号码。
再下面是一个名字。
&nbs
第15章 寻找李长风[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