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本土品牌占据,充其量有几个欧洲品牌点缀。而八十年起,日本公司强势崛起,当时这里几乎变成了日本品牌的天下。而九十年代后日本沉没,美国人卷土重来,但亚洲新兴势力也异军突起,你看韩国三星和LG的广告牌规模可不小,我想用不了多久我们国内公司的广告会越来越多的在这里出现。”
郭会妍经常能感受到李东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从不在意国家的贫弱,始终坚信自己的国家会强大。
但她生在马来西亚对国内没有太多的感情,对李东的信心有所保留。
“国内的企业想走到这里可能要等很多年。”郭会妍判断说。
李东呵呵笑,“用不了十年中国企业就能在这里开花。”
郭会妍含笑不语,显然不认可李东的话。企业的发展上她相信李东,但经济发展白规律她相信自己的判断。
“你觉得咱们的产品的火爆能持续多久?”郭会妍望着世界上最繁华的街道信心不足。
“最好的东西人人喜欢,高傲自大的美国人同样不例外。”李东自信的说。
“呵呵,你什么时候都是信心满满,小心滑铁卢。”
郭会妍多少了解李东这次在美国盘桓多日,就是在调整整个集团的经营重点。
天工集团在美国市场的销售业绩大大出乎预计,现在国内市场还不足以支撑这么高的消费,李东现阶段只能仰仗欧美市场。
为了将这股好势头延续下去。李东精心做了一番布置。
美国经过几百年资本主义运作,国内市场非常成熟,竞争度高,法律法规和商业服务措施都很非常到位,是国内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摸索阶段不能相比的。
而此时美国经济又处于十几年连续高速增长的黄金时期,天工只要有创意新颖的产品,完善配套的服务措施,想要成功并不是太困难。
两人安步当车在纽约广场散起步来,李东边走边和郭会妍闲聊,“巴菲特说的没错,,美国经济现在正处在一个很明显的过热阶段,集中表现在以网络公司为代表的新经济上面。
纳斯达克一年之内连续突破3000点和4000点大关,已经陷入了一种非理性的狂热境地。
别人贪婪时我恐惧,别人恐惧我贪婪,这是这老狐狸的至理名言。”李东凑巧知道这场互联网泡沫,它既是危机又是机会。
郭会妍点点头,在经融圈里摸爬滚打这么多年她又怎会不明白。“任何公司只要带上互联网的标志就可以声称自己是网络新贵,只要有点击量就可以忽视盈利需求,反正那是将来一定会发生的事,就可以堂而皇之的寻找风险投资者投资,继而在纳斯达克上市卖出个天价。简直太疯狂啦!”
有清醒的投资者比如巴菲特他们已经发现了这繁华背后隐藏的极大凶险。
纳斯达克所谓的新技术股市宛如一场巨大的击鼓传花游戏,鼓点没停之前都觉得热闹非凡,谁都祈祷那束花从自己手里传出去,传到下一个倒霉蛋手里。
但是游戏总会结束,当倒霉蛋无力承担接花的后果就意味着市场崩溃的来临,最后自认倒霉的只有广大的纳斯达克投资者。
这其中的凶险李东非常明白,但他是个作弊者,轻松的一次高抛低收完美的收割老美的韭菜他何乐而不为呢!
当初他能利用重生优势在亚洲金融风暴里异军突起,利用熊市大赚特赚。
既然他也知道纳斯达克未来走势是直落千丈,为什么不继续采用亚洲金融风暴里的招数,抢先做空纳斯达克指数,这里可是世界金融中心华尔街所在的美国,能赚到的钱肯定比亚洲金融风暴里要多得多。
第304章 时代广场[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