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416章 省与省之间产业和主导权的较量[2/2页]

重生归来:我誓登权力巅峰 爱跳的小袋鼠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国家设定的试点制度逻辑。”

 会场顿时安静。

 他语气不急,条理清晰:

 “根据去年中秧三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科技自主创新核心区布局试点意见》第二十三条:在先导区未形成可推广制度模型前,原则上不设平行区块扩容。”

 “换句话说,我们星城市现在是被国家指定为科技先导试点区的区域,这种制度安排是用来实验‘体系,不是用来竞赛‘归属感。”

 他转头看向陶铭泽,语气不重,却如一针穿透人情:

 “我非常尊重江淮的产业能力,但我们要讨论的是‘国家需要什么制度,而不是‘谁的数据更好看。”

 “如果数据决定一切,那么今天不该是我们这些人坐在这里,而是交给算法打分即可。”

 陶铭泽面色微动,还未回应,李一凡已递上第二句话:

 “我建议会议记录将这次建议案归档为‘阶段性区域产业建议,不列入主决策通道,等星光试点成型后,再讨论横向联动。”

 全场沉默三秒。

 然后——

 大夏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姜承远低头记下一行字,随后开口:

 “李书记的意见,我记下了。”

 “建议案是否列入‘预研备选通道,我们回京后组织专项论证。”

 这句话虽未明确否决,却相当于驳回了陶铭泽的主导权提案。

 陶铭泽脸色微变,微微转向,低声说了一句:“李书记的政策口风,倒是比部里还准。”

 李一凡神色不动:“我只是照着国家文件说话。”

 ……

 会后。

 大夏国家发改委产业政策司一位副司长悄悄走到李一凡身边,递过一张名片。

 “李书记,您这次对文件条文的把握让我印象很深。”

 “有空来北京走一趟,我们正在内部评估试点机制向部际联席体系过渡的可能性,到时想请您介绍星城市的‘试点运维模型。”

 李一凡接过名片,轻轻点头:“有机会我一定汇报。”

 这不是客套。

 这是一次极其罕见的“体制认同”信号。

 ……

 次日,大夏社评论部发表评论:

 “协同不是竞争,试点不是瓜分。”

 评论文中再度肯定星城市“试点先行、制度清晰、目标纯粹”的改革方向,同时含蓄指出:

 “不应在未完成制度试点时,以区域协作之名,行权力扩张之实。”

 李一凡没有看评论,但他知道,这场会议之后——星城市的改革试点,已经不只是‘地方样本,而是真正意义上的国家级边界节点。

第416章 省与省之间产业和主导权的较量[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