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腊月后,天气一日冷过一日。
期间,京城又下了两场雪,不过幸好,两场雪都不大。
眼瞧着年关将至,乐娘终于收到了回乡的范先生和秦若凝两人的信。
范先生在信中报喜不报忧,只说回乡处处都好,又感谢她留了那么多银两。信中让她多多留意旭儿的学业种种,此外,并未提及族中过继子嗣一事。
秦若凝的信中则絮絮叨叨说了许多事,不过可以看出她一路上心情不错,又说到家后,继母、继妹给她摆脸色看,却被姜承隽轻描淡写的下了好几回面子,之后无论秦老爷还是那对母女,都不敢再在她面前说什么骨肉亲情来恶心她了。
秦若凝家乡气候不如京城这般寒冷,可以说四季如春,两人在那边游山玩水好不乐哉。
乐娘见此也放下心来,这才提起笔,将京城发生的一些事简要叙述了一遍,自然不会漏掉自己遇刺一事。
她如今与紫菱公主势如水火,他们二人理应明白自己的处境,这样万一那一日来临,也好早做准备。
郡主府也算家大业大,乐娘过了腊八便与廖女官、兰嬷嬷和刘长史等人商量着置办节礼之事,今年是她被册封郡主的第一年,万万不可马虎的,厚此薄彼或疏忽错漏,都是大忌。
加上前段日子与京兆府、户部、工部、刑部等官员都有些官场往来,施粥时又与各府内眷打过交道,这礼单罗列下来竟达五六十家之多。
乐娘看着礼单上密密麻麻的名字,头都大了几分。心想别的世家主母究竟是如何主持中馈的,怎的那般能干?!真是不服不行啊!
隔日,齐老夫人请她过去赏梅,她带着旭儿到访,又在齐老夫人那里取了半日经,这才摸透了送礼的门道。
“你这孩子,我请你过府赏梅,又是好茶好饭的招待着,你不说哄我开心倒罢了,反而叫我劳心劳力教你主持中馈,这天下的便宜都叫你占尽了!”
“老夫人怎能如此说,乐娘请教您便是哄着您说话,要不然您那些本领、神通全烂在了肚子里,无人领教岂不可惜?!
再说了,这赏梅品茶,哪有陪您说话得趣儿!”
“哈哈哈!这孩子,谁说她不会哄人的。竟把老身比成了孙猴儿,还本领、神通呢!”
齐老夫人这一番打趣,将身边的嬷嬷、婢女逗得憋笑不已。
“您可不是孙猴儿,您是如来佛祖,我姐姐再多心眼,也翻不出您的五指山去!”
旭儿也在一旁一本正经插嘴道。众人看着他俊俏的小脸和认真的表情,再也忍俊不禁,个个笑弯了腰。
在众人都没发觉的屋外廊下,一个颀长的身影已在外面站了片刻,听着屋内欢声笑语,嘴角也忍不住勾了勾。
突然,他似乎感应到了什么,脸色蓦然一沉,朝某个角落瞥了一眼,随即一转身,头也不回的离开了。
有了齐老夫人的提点,乐娘很快将府里的一干庶务理清,在廖女官等人的帮助下,总算将年礼置办齐整。离得远些的,则早早打发人送了去。
 
第166章 准备年礼[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