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章四一一 挽狂澜于既倒(21)[1/2页]

第一氏族 我是蓬蒿人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go
      眼看着博尔术灰溜溜回营,魏无羡心情大好:
      “国战至今,在大势上咱们一直是被动挨打,战阵之前都是对方嚣张,如今形势颠倒,真是大快人心!”
      宋明难得的也露出由衷的笑容:
      “能让博尔术挨了讥讽还忍气吞声,的确是非常难得,陛下在汴梁受的气,我们做臣子的,也算为他出了两分。”
      说到这,他忽然顿了顿,疑惑的道:“今日博尔术举止如此反常,到底是为什么?也不知汴梁那边,现在形势如何了”
      博尔术等人的谈话,声音自然不会大到让他们听见,所以宋明还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
      他这个问题问出来,没有人的搭话。
      赵宁虽然没有接到战报,但对一切心知肚明;魏无羡从赵宁这里,大体也知道对方的谋划布置与汴梁情况,所以虽然不说话,但却一副怡然自得的模样。
      两人这番作态,让宋明和另外两名王极境,都是大感疑惑,觉得自己好像是蠢夫,而对方聪明莫测。
      宋明试探着问:“莫非二位知道些什么?”
      赵宁没有回答。
      魏无羡则是嘿然笑道:“我们跟大伙儿一样,都没离开过郓州城,能知道什么?就算我们说汴梁大军有大捷,你们就能信吗?”
      宋明摇摇头,表示不信。
      汴梁大军怎么可能会有大捷?他们凭什么能有大捷?这是绝对不可能发生的事。
      虽然宋明很希望奇迹出现,但奇迹的出现也是要讲道理的,说没有王极境统领的汴梁军有大胜,跟让他相信石头里能蹦出一只猴子有什么区别?
      不过,他们马上就相信了。
      因为西南天际又飞来了一个王极境。
      对方直奔郓州城头而来。
      是孙康。
      博尔术因为现在不想跟赵宁拼杀,所以没有派人阻拦,让孙康得以顺畅降临城头。
      孙康的忽然出现,让宋明等人愕然不已,
      他们自然是认得孙康的,却没想过对方会出现在郓州,在他们的想象里,对方应该是跟着宋治一起逃了。
      孙康到城楼前时,天元大军正潮水般退去。
      他看到被魏无羡宋明等麾下王极境修行者,众星拱月般簇拥在中间,有渊渟岳峙之气的赵宁,张了张嘴,竟是没能第一时间开口,心中五味杂陈。
      乾符六年,他还是孙氏千年一遇的修行奇才,立志要在众人面前击败大齐第一将门的家主继承人,让天下人知道将门不只是赵氏有人杰,为五军都督府造势。
      那一战他败了,败得没有悬念,败得凄惨无比,在满朝勋贵官吏面前丢尽了颜面。
      而后多年,孙康一直把向赵宁复仇,当作人生最迫切的目标,为此夜以继日的辛苦修炼。
      当他成就王极境,以为自己终于可以再度挑战赵宁的时候,国战爆发。
      赵宁在雁门关展露出王极境中期的实力,并且击败察拉罕,守住了边关国门。
      而他呢?
      面对王极境中期的博尔术,他毫无反手之力,一场声势浩大实力悬殊而又速战速决的激战后,祖父战死,他的父亲为了掩护他撤离被俘。
      从那时候起,年少时跟赵宁的些许恩怨,在国仇家恨面前已经无足轻重,孙康的追求,变成了重拾家声中兴孙氏。
      他要向天下人表明,孙氏一门也有悍将。
      可国战至今,迫于大势,孙康一直没有大展拳脚的机会。
      在跟着赵七月回汴梁前,唯一一次主动请缨出战,去郓州对面的黄河北岸查探军情,还遭了博尔术的设计,差些带着查到的军情死在北岸。
      若非鲁王宋真以死断后,若非赵宁神出鬼没般的来救援,他已是冢中枯骨。
      而今再见赵宁,见到这个对手仇敌同袍恩人,眼见对方风华万千,好似长天日月般高高在上,仿佛一举一动都能倾覆江山,再联想到赵氏在国战中的战绩,想到赵宁取得的大捷,念起赵七月毅然决然回归汴梁,并且指挥驻军取得的胜绩,孙康再清楚不过的感受到,他跟赵宁已经完全不是一个层面的存在。
      对方是日月。
      有着至少普照大齐千万里江山黄河两岸战场无数河东与中原军民的光辉。
      而他即便是王极境,也不过是萤火。
      他能发挥出的那点光亮,在对方的光罩下渺小得犹如沧海一粟,根本不值一提。
      这天下究竟谁是英雄豪杰,原来早在七年前那场秋猎较量后,就已经有了再明确不过的结果。
      只是彼时的孙康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也不曾接受这一点。
      当时的孙氏骄子,又如何能够提前预料到,只是短短七年之后,面前的

章四一一 挽狂澜于既倒(21)[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