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二季 针锋相对_E41 陆战队出击(15)[2/2页]

海天荣光 燕山枪骑兵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是上校。”脸上挂着一圈络腮胡的军官小跑过来,不忘将贝雷帽正正。
      “斯科特中尉,现在有个任务需要一个勇敢的人去执行。”戴维上校给他描述了下任务,最后说道:“中尉,你可以接受也可以拒绝,我依然认为你是称职的军官。”
      “上校,我接受这个任务,我从来不认为法西斯能够征服世界,但总要有人去对抗他们。”斯科特中尉目光坚定,从容敬礼接受了任务。
      “谢谢你中尉,你是我们旅最优秀最勇敢的人。”戴维上校向他还礼,心中也充满了对他的怜悯,因为他的妻儿在新加坡遭受轰炸不幸罹难,斯科特中尉内心的支撑便是复仇。
      同样,陆战团也接到了海军转发的电报,赵长宏闻之大喜,他相信英军那边先他一步受到电报。
      于是他拿起电话接到了戴维上校那边,经过确认后,陆战团派出一队人马前往港口接收坦克。
      “可是团长,我们现在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哪来的人转行当坦克兵,这也得培训啊。”陆家栋疑惑的问起来。
      “我已经想好了,不需要让全部坦克上阵,有上五六辆充当移动炮台以及反坦克用,我们又不是要做坦克对决,让一批司机专职当坦克驾驶员,各班抽调一名战士完善车组人员搭配。做到熟练机动,会开枪开炮即可。其他的战术以后慢慢训练。”赵长宏并不强求一夜之间多出一个坦克连,目的是训练为主。
      他阅读过相关资料,m3的正面比日军装甲厚重,不怕硬碰硬,只要运用合理,能显著增强陆战队的火力,从现代眼光看也就是当m3是个步兵战车使用,何况陆战队又不是没玩过步战,作为旅级军官,赵长宏也会大胆应用装甲力量。
      原来斯图亚特装备了多达五挺机枪,实际上难以发挥,在英军这里减为了三挺m1919a4,接收的这批型号为m3a1,采用了焊接炮塔,具备动力旋转装置,每台车都有无线电台。而日军的炮塔需要靠人工,且无法像欧美那样加入陀螺稳定器使火炮精确射击,最令敌方步兵痛恨的是美国人太喜欢散弹枪,结果为弥补37mm火炮的反步兵能力,居然配备了开花散弹,可谓一打一大片。曾经让曼帅气的骂娘,只是英国人脑筋太死不好发挥。
      本来英国人以为来接收坦克的中国大兵会欣喜万分,各种感激不尽,没想到从卡车里放下一些礼品后,一多半人围着坦克品头论足,听不懂汉语不过也能明白对方脸上甚至带着不过如此的微笑。
      戴维上校疑惑的看着带队的凯利军士长,听着浓重的美式英语,心中犹如一万只澳洲袋鼠奔腾而过:“上帝啊,这是支什么样的队伍,怎么还有美国人。”
      其实是赵长宏为了便于沟通,抽调的一半人马是老兵,可也不是个个都能明白英语教学,还不如让凯利会了交给一个车组,其他车组也能明白。
      签署完文件,戴维上校便把斯科特推上前沿:“中尉,你和军士长认识下,我还要写个报告,祝你们好运。”
      斯科特送走上级,忍不住问:“军士长,你们的人接触过更先进的坦克?”
      凯利笑笑抓起一发37小炮弹:“你要知道他们是海军陆战队,平时接触的舰炮弹最小都要跟它一样大,所以这小家伙根本不算什么。长官,先教我们怎样开动它吧。”
      经过半天的实习,所有的驾驶员已经能够熟练地前进后退,左右转弯,实战中需要车长指挥,以后多加磨合便是。随后找了个无人的海滩,开始练习炮术,一时间海边硝烟弥漫,炮声隆隆,37炮口径虽小可穿甲弹钻深足够高,加之前来接收的后世老兵都有一定的文化水平,瞄准开炮上手迅速。
      天黑前坦克车队便离开了港口英军驻地,前往皎道,英军提供了五辆卡车满载了汽油和弹药,作为消耗补充。斯图亚特速度快机动性强,可靠性高,就是缅甸天气问题,让车组成员不得不打开所有的舱盖来散热。
      “我们曾经遭受了日军伏击,就是因为这个问题损失了很多车辆,他们很聪明,打不穿我们的装甲,便用了高爆弹。”斯科特中尉指着舱盖告诉凯利,神情中流露着不甘。
      “我们的战士都具备高素质,你放心吧。”凯利站在他旁边回答:“等到了前线,只要战斗开始我们都会保护好自己。让我们先练习下。”
      随着战斗口令发出,各车组人员同时钻进车体,合上所有舱门,炮塔左右分列,搜索着可疑的方向。
      坦克车经过新22师驻地的时候,廖耀湘大吃一惊:“什么,驶来一支国军坦克!这是那支部队,我怎么没听说过。”

第二季 针锋相对_E41 陆战队出击(15)[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