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6章 陛下何不去问献计之人?[2/2页]

北宋最强纨绔 市阁凌霄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bsp; 说到底,官员也好,粮商也罢,无非是为了一个“利”字。
      招标的方案由户部拟定,仅过了半日便经开封府下发至东京城各处,并且遣信使分别发往京东东路、京东西路。
      人们最开始都在观望,后来有零星小贩尝试投标,就这么过了几天到了开标的时间,朝廷以低于市场价两成的价格收了五万石粮。
      这成果令参与招标工作的各类人士欢欣鼓舞,灾年还能低价收粮,放在以前绝对不敢想。
      但紧接着,诡异的事情就发生了,第二轮不仅投标的人数减少了,甚至价格还水涨船高,粮商们纷纷开出了三倍于市场价的报价!
      事出反常必有妖!
      负责招标的户部官员立即上报朝廷,情况没多久便传到了赵祯这儿,弄得他是夜不能寐、寝食难安。
      吕夷简和李迪一直在观察赵祯的表情,想从他的脸上读出什么信息。
      傻子也知道,这是粮商们串通起来在搞鬼,你也很难说他们背后有没有别的势力在推波助澜。
      万万没想到,招标一事才刚开始实行就遇到了这么大的阻力!
      “吕相,各级官员如何看待招标购粮?”
      “陛下,各级官员大都对此事表示赞同。”
      “他们可有人出售自家粮食?”
      “有是有,不过……大部分官员只拿出了几十斤到一百斤不等的粮食……”
      “几十斤?呵呵,这是拿朕当傻子啊!”赵祯不由得横眉怒目,拍案而起,“他们一个个的,哪家不得有几百亩地?”
      “朕是平时对他们太过和善,居然赶在这个节骨眼上跟朕作对!”
      “吕相,李相,你们呢?是否跟他们一样有所不满?”
      “臣不敢,老臣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
      吕夷简这话说的不错,他为人虽然善妒,但对皇帝,对大宋绝对是忠心耿耿,不然若他当时跟刘太后沆瀣一气,也就没有赵祯什么事儿了。
      “陛下,臣附议,但当下最重要的是想办法筹措粮食,整饬吏治还需徐徐图之。”
      李迪这话说的没错,各级官员盘根错节的交织在一起,形成了巨大的利益团体,不管你现在拿谁开刀,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不但会影响经济,甚至会动摇赵家统治的根基。
      不是不报,时候未到,这便是李迪对赵祯的提醒。
      赵祯的面色阴晴不定,垂拱殿的气氛无比压抑。
      过了许久,他终于仰头说道:“二位卿家可有何良策?”
      吕夷简与李迪对望一眼,见后者轻轻摇了摇头,不禁皱起眉头。
      半晌,吕夷简再次进言:“老臣斗胆一问,招标这个计策真的是陛下想出来的吗?”
      赵祯被他问的一愣,略作思考后说道:“不是。”
      此话一出,吕夷简脸上的表情转而变得舒展开来。
      “既如此,陛下何不去问问那献计献策之人?”
      对啊!一语惊醒梦中人。
      去问柴揆啊,这主意可是他想的!万一有用呢?
      也许连赵祯自己都不敢相信,有那么一天,他堂堂大宋皇帝,竟然要去仰仗一前朝的二世祖!
      滑天下之大稽!
      但眼下病急乱投医,他也只能这么干!

第16章 陛下何不去问献计之人?[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