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为此刚刚继位的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以近乎咆哮的口吻命令他的外交大臣务必在与北洋的会谈中取得决定性的成果。
俄国不求北洋能够协助他们进攻日本,只需要他们保持绝对的中立就行,作为交换俄国将承认清国对朝鲜的宗主国地位。
再这样的背景下,俄国外交大使托尔金几乎是马不停蹄的从莫斯科赶到了天津,来与李鸿章会谈。
李鸿章对此是一清二楚的,但是他依旧拖着托尔金迟迟不肯与他进行秘密会面,正在的主动权在北洋手中,不好好的晾一晾他,怎么争取更大的利益。
于是乎接下来,李鸿章成天忙着与英国公使,德国公使等人商讨日本问题,至于剩下的时间,李鸿章则是会跑到紫禁城与光绪皇帝商谈治国一事,可以说每一日李鸿章都过得很是充实。
对此托尔金很是恼火,但是他必须忍着,北洋在朝鲜和黄海的表现已经说明他们有一支强有力的部队,虽然与欧洲传统国家有些差距,但是依旧能够在东亚这里对局势产生重大的影响,主动权并不在俄国手中,而是在北洋手中,现在是俄国需要北洋。
无奈托尔金只能是先招上了德国公使,试图通过两国的关系(此刻德俄并没有交恶)让德国公使为他搭桥引路,而这样的做法却引起了日本公使和英国公使的警觉,这两个国家都不希望北洋和俄国走的太近。
就这样在众人各怀心思的情况下天津在瞬间成为了激烈的外交战场。
或许是担心北洋真的会和俄国人搞在一起,在得到消息是当天下午英国驻华大使朱尔典就与日本驻华公使:小村寿太郎一起联洋而来试图与李鸿章商议停战事宜。
本书~.首发:塔读*小@说APP——免
第134章俄国人的行动[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