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李大人可有把握打赢这场杖?我听说那日本人虽然身材矮小,但一个个却彪悍无比。甚至他们还生吃人肉。”奕?心中不免有些担忧,随着战争的持续,越来越多的战报涌入京城内,大清各阶级的人也重新认识了日本这个邻居,他们都没有想到往日书中记载的弹丸小国竟然如此彪悍。
“恭亲王请放心,这日本人虽然凶悍,但我北洋也不是什么软柿子。只要朝廷愿意全力支持,老夫敢立下军令状,保管不会让小日本再前进一步。”李鸿章自信的说道。
“那你向要什么支持?”奕?激动的说道,丝毫没有注意到身旁慈禧太后正拼命的给他使着眼色。
“多谢恭亲王,实不相瞒。老夫的确有一事要上报朝廷。”原本李鸿章还在发愁自己该怎样开口,却没想到奕?竟然直接把话说到了这里,这可给李鸿章高兴坏了。于是他立刻顺着杆子往上爬。
李鸿章上前一步直接从怀中掏出了一个折子,递了上去。同时他还开口说道: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APP,~更多.免费*好书请下载塔~读小说APP。
“启禀太后,在此次战争中,我大清人才匮乏,物资大多依赖进口,受到颇多限制。长此以往,我大清恐怕难以发展。所以老臣希望朝廷在此战过后能允许民间开矿设厂修筑铁路,发展西式工业。并且允许各省新建新式学堂以培养技术人才。以强我大清之国力。之前的官督商办,效率太低,规模也太小。根本不足以应对现在的局面。”李鸿章说着将一份奏折呈了上去。
“堂堂的圣人之言不学,非要学习西夷。斯文扫地!斯文扫地!”一看李鸿章居然把主意动到了文化层面,翁同?立即出言反对。
如果说李鸿章要修建铁路和开办工厂,翁同?还能勉强忍受的话。改革教育就相当于在挖翁同?的命根了。教育的改革必然导致现有科举体系的变动,等到那时,他们这些儒生又该何去何从呢?这对于一项保守的清流来说无疑是致命的。
“既然翁师傅觉得圣人之言可以解决一切,那翁师傅为何不想个法子去打退日本人?整天高谈阔论,指摘别人的不是,到了自己身
第123章神助攻的奕訢[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