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48章随军健儿[2/2页]

安西兵日记 凡秀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战事顺利的时候,主帅会有意让这些人捡些便宜,回乡后他们便会极力为主帅扬名,视其为大恩人,一开口便是:洒家当年跟了大将军出征才挣下这份家业,大将军但有吩咐,舍了性命也要报答。再有下次的时候,便有更多的人想要参与。当然了,没回来的人是运气不好,怪不得别人。
      民间乡勇中藏龙卧虎,确实有好手,但不可避免的也会有只想发财的油滑之徒,所以坏处也很明显,没经过正规训练,战力看运气,军纪没法说,后勤压力更大。
      老裴知道职业军人与乌合之众的区别,可强硬拒绝又有点打击百姓的热情,便让烦了来拿个主意,他毕竟是主帅,要不要这帮乌合之众你看着办。
      烦了真没经历过这个,也有些挠头,“能有多少人?”。
      老牛道:“不好说,按当年的情形,多的时候有六七千,少的时候一两千”。这事儿完全取决于百姓对战事的乐观程度,毕竟都想升官发财,不想把命搭上。
      烦了想了下,说道:“每县出一队人吧,明年正月底集结,跟着中军出发”。
      老裴皱眉道:“是不是少了些?”。每县一队,京畿二十二县,全都出也只有一千一百,这点人实在拿不出手。
      烦了道:“就这样吧,其实我一个都不想带”。
      这次不是小打小闹,也不是守城战,乌合之众在正面战场作用很有限,搞不好还得被他们连累。不过百姓热情不好打压,索性少带些去跟着占点便宜算了。
      刚要走,又想起近来那些请托乱象,“裴相,别让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钻到军中去”。
      “大帅放心”。
      陇右之战无比重要,不少人想往军中安插子弟混军功,这个头不能开,一旦开了口子,后边可就刹不住了。
      烦了也只是嘱咐一句,对朝中他还是比较放心的,老裴能压的住场面,老牛又臭又硬,杨绛不用说,包括萧?a的品行也很好,再有元白和李宗闵等人虎视眈眈盯着,大唐朝堂众正盈朝,官场风气相当不错。
      官场风气这事儿说复杂确实复杂,说简单也很简单,说白了就是个上行下效加强力监督。
      一帮宰相个个清正,下边的侍郎和郎中便不敢搞小动作,再往外的刺史县令送礼都找不到地方,还有一群御史盯着,哪敢徇私枉法,到小吏就更不用说了,只能夹着尾巴做人。
      一层层影响加强力监督,整个官场氛围变好,原本有贪念的人也会遏制自己的欲望,变成一个个受人敬仰的清官,然后便是官府公信力大增,百姓拥戴,行政系统廉洁高效,社会高速发展……
      反之也一样,当宰相的自己屁股就不干净,伸手收下边的好处,也就谈不上约束和震慑下属了,一层层往下,一个比一个脏,偶尔有个清官便成了所有人的公敌,要么被拉下水,要么被排挤陷害,长此以往,整个官场都被一锅脏水,进去一个染黑一个,下层百姓完全成了被割的酒菜。
      偶尔有个大佬跳出来说要杀贪官,查了几天发现自己的嫡系不干净,刚要狠下心,小弟凑近道:大哥,嫂子名下作坊的收益不错。
      大哥猛然警醒,还是拉倒吧……
      当肃贪不为整顿官场,成了作秀和打击政敌的手段,那所谓的肃贪便成了笑话,这个时候就别再提什么官府公信力了,让人恶心。

第148章随军健儿[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