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37章没接到圣旨[2/2页]

安西兵日记 凡秀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br/>      “魏从简魏大监”。
      “宫里贵人还好?”。
      “听说萧妃娘娘去太师府上多,与夫人颇为亲密,太子殿下也常去,太后娘娘去了翠微宫(秦岭北麓,翠微山下)避暑”。
      “代国公兄弟呢?”。
      那宦官低声道:“去过几次宫里,有一回惹得陛下不喜,近来不去了,听说……听说是在陛下面前多嘴,置喙太师……”。
      “嗯”,烦了点点头道:“没事了,去吧”。
      那宦官却从锦盒取出一道诏书道:“太师,奴婢还带了一道密诏,是给您的”。
      “给我的?”,烦了接过扫了一眼,是表弟让他立刻回京的诏书。
      “太师,朝堂上下都传开了,裴相他们吵得凶,陛下让你快些回去……”。
      盐井关大捷的奏书没提他的名字,可这种事哪能瞒得住,京城上下已人尽皆知,太师跑去盐井关把咀洛给虐了。
      以千余步卒大胜数万大军,当然是辉煌的大捷,可加上他后情况变得有些诡异。
      堂堂太师,不坐镇京城,跑去武州虐菜,帮儿子欺负人,是不是不太合适?
      朝廷三令五申,不许官员私自离开京城,太师此举算不算顶风作案?
      老裴当朝质问皇帝,太师此行,陛下知不知道?
      表弟扛不住压力,只能回答知道。
      老裴大怒,你作为皇帝,不务正业就罢了,还敢私自放太师离京,武州战事如此凶险,若有万一,社稷大事如何?
      老牛说话更难听:别说区区一个盐井关,便是武州丢掉也无关大局,陛下为了蝇头小利,让太师身犯险境,是否有谋害忠臣之意?
      不得不说表弟这威信真一般,老牛这话说的太难听了,可他一直都这样,说话专捅肺管子。表弟连忙解释,不是我让他去盐井关的,是他自己非要去陇州……
      老牛不听,你明明知道他要去边关,为什么放他走?
      表弟被喷的受不了,只能低头认怂,经过一番商量,决定尽快发出封赏诏书,顺便带去一道密旨,让他赶紧回来。
      也只能发密旨,若是发明旨,便是承认朝廷知道太师私自跑出去,那就要按规矩惩治,完全没法操作。
      烦了将诏书塞回到宦官手中,“去吧”。
      “这……太师……这是……”。
      “你不是去盐井关传旨嘛?还不去?咱俩今天没遇到”。
      宦官满脸纠结,“那……奴婢该去哪找太师?不然没法复命……”。
      “笨死,就说没找到!”。
      朝中又没事,好不容易出来自然不能这么快就回去,圣旨没接到就不算抗旨,挺长时间没见胡子和朱勇,正好去聚一聚。
      沿小路前往,早晚赶路倒也惬意,正值草木繁茂的时节,不时看到小厮放牧牛羊,这就是战事占优的直接体现,百姓知道哪边占上风,有了安全感,胆子便会慢慢变大。
      赶到制胜关却得知胡子和朱勇都在街泉关,双方战事已经完全停止,吐蕃人在虎跳峡很老实。让大部留在制胜关,烦了只带五十骑赶往街泉关。
      七月二十三,三兄弟相聚,烦了最后的记忆停留在胡子和朱勇比赛谁尿的远,后边的事就完全不记得了。

第137章没接到圣旨[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