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昨天过午入宫,精神一直高度紧张,穿着铁甲奔波一天一夜,已经筋疲力竭,带着小玖等人出宫,一队队步卒加入队列,至丹凤门,停步问道:“人齐了没?”。
小玖躬身道:“爷,齐了,一个不缺”。
“嗯”,烦了催马去往大街,陈光洽与三千兵马正肃立等候。在接到命令的第一时间,马军便急行至通化门接管城门,等步卒赶到又一起来到这里,一直在丹凤门前等候军令。
这支兵马给所有人巨大的压迫感,离丹凤门只有百步,而那里有烦了留的五十名步卒,只需一声军令,他们便能冲进皇城去,而他们此前接到的任务是,等待命令,准备平叛。
三千兵马单膝跪地,都静静的看着他满脸激动,烦了特意交代过,严禁喧哗,老李刚升天,不是呼喊的时候。兵权收归皇帝和朝廷,但有的事是无法改变的,比如安西军身上的烙印,无论怎么调动都离不开一个杨字。
“光洽”。
“末将在!”。
“带儿郎们回营歇息,领取朝廷封赏,而后轮流放假探家,去吧!”。
“喏!”。
烦了坐在马上,看着一营营士卒沉默着离开,直至最后一队消失于街尾,轻轻舒了一口气,完成了。
同时松一口气的还有皇城与长安城的所有人,大唐又一次完成了皇权更替,不过这次没有喊杀声。
潇潇带众人等在大门外,“郎君辛苦”。
“恭喜郎君!”。
安西大院的邓国公府匾额已经换成了陇西郡王府(以白布遮挡),潇潇说圣旨与匾额是一同到的,很明显,老李早有准备,这老家伙最近半年都躺着,把一切都准备好了。
“潇潇,替我写一份称病奏折,明天送去尚书省”,说完这句话他便睡觉去了。
中书侍郎参预政事负责杂务不多,只商量和决定国家大事,但也是正式编制,需要上朝和每天上班,他属实没那兴趣,打算到第七天去送下老李就算了,其实按他以往的习惯,人死了也就死了,用不着再三的送,可老李终究身份特殊,还是去送送吧。
把金牌交回后,他头上多了一大堆荣誉称号,却又几乎没有实权,奥,还有一根能用来揍表弟屁股的藤条。
可不掌实权不意味着地位低,下层官员才看品阶,到达一定高度后,地位主要取决于威望和圣眷,品阶官职什么的其实并不重要。比如那位布衣宰相李泌,无官无职不穿官服,却跟皇帝同吃同睡坐一辆车,在宫里随便玩,谁敢说他没地位?(是不是跟明清宫廷规矩不太一样?)以烦了如今的地位,找哪个部门办事已不用自己开口,刷脸或者一张名刺足够解决。
次日上午,白胡子御医来到院子,说是奉陛下和太后旨意来给他看病,一番望闻问切,满脸愁容说道:“王爷,在下实在不知该如何复命”。
烦了道:“我没什么病,就是劳累过度”。
白御医点点头,“在下也是这么认为”,说罢抱拳告辞。
大唐换了皇帝,上下在悲痛中忙着治丧,西部边关却还没收到消息,都在按部就班的做着自己的事。
李佑,胡子,鲁豹和老郝四部几乎同时收到了探子回报,陇右诸州有兵马活动,吐蕃诸部动作也有些异常。
尚戒心似乎忍不下去了。
第95章身后事(四)[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