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43章又见阿依[2/2页]

安西兵日记 凡秀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远,种种因素之下,吐蕃人在河西陇右地区的混乱便成为必然。
      人性贪婪,贵族的贪欲是没有止境的,赋税越来越重,百姓也越来越不满,更糟的是陇右与河西还是死敌,长此以往,炸锅是早晚的事。
      了解了大概情况,又问道:“最近官道有没有大队骑兵经过?”。
      “有,前天有个什么公主打这过去,听说往西走了”。
      烦了心下一松,运气不错,阿依刚刚过去,往西五十多里是渭州城,她要么今天还在渭州,要么刚刚离开。见天色不早,索性在此留宿,明天一早出发去找她。
      与这些人交谈越深,对陇右的情况也了解越多,如今吐蕃人的主要注意力并不在大唐边境,而是在兰州方向,据说跟河西人已经打过几场,有逐渐上头的趋势。
      饭后烦了又在村里转了一圈,走了几家聊了几句,往回走时脸上多了一些笑容。
      阿墨问道:“阿塔,有什么好消息?”。
      烦了笑道:“当然是好消息,吐蕃人这个玩法,连汉奸都养不出几个”。
      “汉奸?”,阿墨满脸疑惑。
      “呃……唐奸,就是愿意给吐蕃卖命的唐人”。
      在吐蕃贵族眼中,除了他自己,剩下的全是牲口,唐人本来就心里不服,宗族观念又强,拿他们不当人,还实行彻底放养。就像这个村子,谁敢帮吐蕃人坑自家人?这哪有唐奸的生存土壤?
      站在陇右节度使的角度,要跟大唐僵持,跟河西人不对付,距离高原又遥远,指望不上支援,赞普还猜忌。内部虚弱各怀鬼胎,真是内外交困,日子艰难啊……
      烦了突然发现自己错了,以前他计算大唐要准备多少兵马钱粮才有实力西征,计算的是陇右的整体实力。
      今天才知道,他之前的考虑很不周全,将陇右的唐人百姓完全算在吐蕃一方是不对的,得益于吐蕃低下的治理能力,这么多年过去,百姓依旧心念大唐,民心可用,这是天大的好消息。
      “阿墨,我们多看看,如果陇右乡野都是这样,或许用不了五六年”。
      阿墨笑道:“阿塔,如果有人能举起义旗,或许还能更快”。
      烦了歪头看着他,笑着问道:“谁教你的?”。
      “阿塔教的”。
      烦了把他搂到臂弯下,边走边笑道:“好,不愧是我的大徒弟”。
      要了解某事,靠道听途说和猜测是不行的,只有身处其中才最准确。
      次日一早,出发向西,从县城之侧绕过,低矮残破的城墙仿佛一脚就能踹倒,城门和城墙上连吐蕃人的影子都没看到。
      道路不知道多久没有整修,商旅行人断绝,沿着马蹄印一直前进,到中午时到达传说中的渭州城,一样的低矮残破,萧条不堪。
      城边一座简陋的营地,四周连栅栏都没有,中间帐篷竖着一根旗子,不是阿依的还能有谁。
      烦了打量四周,没看到吐蕃人,遂催马向前,一直走到那顶大帐篷,直接挑开毛毡门帘钻了进去。
      中间烧着火堆,阿依正愕然看着他。
      光线有些暗,烦了摘掉面巾又脱掉皮袄,揉着眼睛问道:“你怎么连个岗哨都不派?”。
      阿依楞楞看着他,双眼越瞪越大,“杨……杨……杨……”。
      烦了笑道:“几天没见怎么还结巴了?”。
      阿依猛的起身冲过来,“杨大哥!”。
      “慢点,小心火堆”。
      阿依扑到他怀里,哭道:“杨大哥,你怎么来了?”。
      烦了笑道:“我顺路”。

第43章又见阿依[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