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二百九十八章 遍身罗绮者[1/2页]

晋末多少事 然籇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杜英倒是大概能猜到谢道韫在想什么。
      应该是在想,杜英身在关中,却能够得到这样的消息,到底是自家阿爹或者军中某个将领泄露了消息,还是因为凉州的手都已经伸到江左去了?
      杜英说的含糊,自然容不得谢道韫不思索。
      凉州对于江左的情况如此了解,想要干什么?
      而眼前的这个年轻人,有知道多少江左世家的难言之隐?
      尤其是谢道韫可不相信,杜英所说的“大差不差”。
      因为明摆着眼前的杜英并不是如此行事。
      杜英此时伸手轻轻拍着桌子,长叹道:“所以只要世家还在,那么这世道,终归是天下几分、胡尘弥漫。
      所谓清谈,不过是世家的一种手段罢了,或是掩盖自身的目的,或是引领社会风气向玄而又玄的地方进发,最终谁还会有反抗之志?只求安然一生。”
      “此言差矣。”谢道韫沉声说道,“清谈之中,仍多志士。”
      “是么?”杜英笑道,“是王衍,还是殷侯?”
      谢道韫登时语塞。
      作为中朝清谈名流,王衍一人葬送了整个中朝文武,而且自己竟然还恬不知耻的投降求饶。
      作为东下后的清谈名流,殷浩位居高位、享有盛名,但是迟迟不敢北伐,最后还是被桓温嘲讽一番之后,气冲冲的北上,又大败而归。
      这些,就是清谈名流的代表。
      有多菜,人尽皆知。
      只是此世仍然还是清谈名流主导朝堂,又有名望在外,所以大家没有直接戳破面皮罢了。
      可是他们对朝堂的控制、在外的名望,显然并不足以影响和威胁到杜英,所以杜英此时可以肆无忌惮的说出来。
      “所谓志士,便是真有还都中原之心,可又能做到?”杜英哂笑道,“且看中流击水者,为祖车骑;且看死守晋阳者,为刘并州;且看今日北伐关中者,为桓征西。试问其中,清谈名流,可有几人?”
      谢道韫只是沉默。
      杜英则接着说道:“余有一诗,趁兴而作,可愿听之?”
      谢道韫不由得打起精神:“洗耳恭听。”
      杜英的声音转为平淡:
      “今日入城市,归来自叹息。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谢道韫如遭雷击,怔在那里?一动不动。
      前两句诗没什么事?甚至有点俗气。
      但是后面两句,直戳内心。
      谢道韫咀嚼良久?方才喃喃说道:
      “杜兄之诗?无华丽之词藻,无婉转之柔情?简单扼要,振聋发聩。此当为为天下寒苦之人、乱世流离之人所吟之诗?奇哉?妙哉!”
      这话说得杜英都有些不好意思了。
      “世家之中,终归也并非全是遍身罗绮却又无事可做之人。”谢道韫接着说道,“家父或许就是杜兄所说的遍身罗绮者,但是前线浴血?杜兄也看在眼里。而且余自问?运送粮食、接济大军,虽为罗绮者,却也无愧于养蚕人。”
      顿了一下,谢道韫又有些无奈:“不过余为女子,所能做的?便只有这么多了。”
      杜英刚刚的确

第二百九十八章 遍身罗绮者[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