盟约的签订,比较顺利。
双方主要就贸易商品的定价做了较为长时间的讨论,争得最多的无非就是马匹价格,以及明王朝的兵器、甲具价格。
至于其他商品,大明使者已经列出了价格表。林丹汗拿过来一看,这些商品的价格确实要比那些山西晋商走私到蒙古草原贩卖的货物价格要低,有的商品价格甚至是成倍的下降,毕竟只要把商品运到张家口,并不需要承担太多的风险。
这些商品虽然便宜,但实际上价格还是比关内的价格高出了两三成,只是没有那么暴利罢了。而对羊毛、皮货等蒙古特产的收购,价格上也高了不少。但这样的价格,也只是相对此时双边贸易价格来说高了不少,但卖到大明的市场价,还是比较低廉的。只要皇家资本买走这些皮货和羊毛等特产,进行一番加工之后,同样能获得十分可观的利润。
但是这样的定价,反而对大明最有利。
为什么这么说呢?
暴利的贸易尽管赚钱,但也要看蒙古人有没有钱啊!蒙古人经过这么多年与大明的贸易,早就贵金属大量流失了。蒙古人没有钱了,一群蒙古贵族只能希望他们的带头大哥,带着他们一起南下劫掠,好抢到一些银子,弥
第194章:将蒙古拖入商品经济[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