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bsp;   配图是货运清单,收货方地址位于长崎某座废弃小学——1945年"松风计划"的初代实验场。
      市政府会议室,下午3:00
      "关于省政协的调研反馈意见..."周毅敲着茶杯盖,"王副主席特别表扬了档案馆的数字化建设。"
      吴欢翻开会议材料最后一页,《关于启动历史档案跨国合作研究的请示》已经附上了市长办公会拟同意的签批栏。
      "星辉集团愿意全额资助。"周毅意味深长地补充,"包括派遣技术人员协助数据采集。"
      会议室空调突然停止运转。吴欢的钢笔在文件上洇出墨迹,正好覆盖住"技术交接"条款中的某个日文片假名——那是个在军工领域特指"人体实验数据"的专业术语。
      市郊物流园,傍晚6:45
      苏晚晴伪装成货检员潜入集装箱堆场。当她撬开标着"教学仪器返修"的集装箱时,冷冻舱般的寒气扑面而来——
      三十个培养舱整齐排列,每个舱内都漂浮着一个昏迷的孩子,他们的太阳穴贴着电极片,连接着中央那台刻有「松风」字样的青铜色设备。
      舱体标签上的日期触目惊心
      青林市海关监管区,晚上8:20
      苏晚晴的指尖在冷冻舱的玻璃罩上结出一层薄霜。舱内的孩子闭着眼睛,胸口缓慢起伏,像是陷入某种深度的冬眠。她掏出手机,正要拍照,突然听到集装箱外传来脚步声——
      皮鞋叩击水泥地的节奏,和市委常委会上张克俭敲桌子的频率一模一样。
      "……这批货今晚必须发船。"
      张克俭的声音近在咫尺。苏晚晴迅速躲进两个培养舱之间的缝隙,听到星辉总经理谄媚的回应:"海关那边已经打点好了,就是市政府的出口许可……"
      "这个问题请放心。"张克俭的沉香手串碰撞声格外清晰,"王副主席刚把签字页塞进了档案馆的加急文件。"
      市政府大楼,晚上9:05
      吴欢站在周毅办公室门口,看着秘书将《历史档案数字化合作立项书》装进公文袋。文件最后一页的市长签字栏已经盖好章,墨迹新鲜得能闻到印油味。
      "吴市长还没下班?"周毅从电梯里走出来,西装外套搭在手臂上,"明天省里要开防汛会,这些琐事就别操心了。"
      他的手机屏幕还亮着,显示着与"王副主席"的微信对话框。最后一条消息是十分钟前发送的定位——青林港3号码头。
      市档案馆地下三层,晚上10:17
      吴欢用消防斧劈开锈死的铁门。手电筒光束照进去的瞬间,十二个空荡荡的金属架在尘埃中显现,每个架子上都贴着泛黄的标签:「松风七号神経接続增幅器?予备部品」
      但最后一个架子是空的。
      标签上的钢笔字还清晰可辨:「1978年6月18日搬出?青林県革命委员会」
      吴欢的手机突然亮起,苏晚晴发来的照片里,冷冻舱中央那台设备底座的编号,与档案馆空架子的标签完全一致。
      青林港3号码头,晚上11:30
      集装箱起重机正在往货轮上吊装"教学设备"。苏晚晴潜伏在吊车操控室里,看着监控屏幕上张克俭和星辉总经理站在船长室窗前,举杯对饮。

第168章 视察背后[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