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二千八百二十五章 起势了[2/2页]

神秘让我强大 木恒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bsp;   而文生负责指挥,同时也是做一个吉祥物,宣传鼓动。
      如此一来,事事都有人去做。
      而文生做手脑,众人都要绝对听从他的权威。
      他们属于游戏玩家,最大好处就是没有太重的权力和野心。
      商量好之后,他们就开始迅速运营起来了。
      时间骤然加快。
      因为接下来做的事情,大都是重复的。
      每天先派人去附近山下搜索消息。
      搜索消息之后,看情况就组织人手打劫。
      相比那些愚昧歹毒,凶狠缺乏内驱力的土匪来说,他们是有目标,有组织的。
      他们尽量地改进自己人的想法,每天说教。
      告诉他们为什么这样做。
      将来能有什么出路。
      如此一来,主动性就高出很多。
      而且尽量提升武器装备。
      建立后勤司。
      没有铁,就磨石头,练习投石。
      这也是一种很好的远程补充。
      没有远程,那是找死。
      冷兵器时代的士兵,很容易在远程对战中,被对方打掉士气。
      打劫到一定程度之后,他们又开始做盐的生意。
      这个盐的生意,在古代可是一个大生意。
      也是组织人,训练人,拉拢人的营生。
      关键是这个生意能训练对抗性,训练队伍。
      他们一开始是劫掠官盐,然后把官盐加工提纯。
      随后他们又在附近山中找到了岩盐井。
      这可是一个大买卖。
      他们深知这其中的厉害,要是被附近土豪知道了,肯定会联络土匪,上山来打。
      这也是封建时代,工业发展不起来的根源——你辛苦经营好了,没有靠山,直接就被人抢了。
      那谁还去干?
      在封建时代,谁是最大的靠山?
      自然是皇族。
      可是皇族会好好经营生意吗?
      不会的,那多累人,风险多大。
      太监只会直接勒索,要干股,不会促进工业发展。
      也就是说这里陷入了一个悖论:有靠山的不想费劲经营生意,想好好经营生意的,又没有大靠山,等到攀上了大靠山,又不想好好经营生意了……
      最后就会出现一个事实:封建时代,出现不了工业。
      能出现工业的前提就是,有地方可跑,做生意的有退路——也就是海上。
      只有庞大的海商才能孕育出工业和商业。
      因为有地方可躲,防止被人侵占。
      而这四人要做的事,其实和海商类似。
      他们并没有贸然去开盐矿。
      而是带人搜罗附近土匪,流民。
      而山中,大部分土匪为什么难打?
      因为他们都是分散的。
      不可能像电视剧一样,一大堆土匪都在一个窝里。
      甚至一个山中有数千土匪。
      除非是乱世之时,土匪已经掌握了附近山下的地盘,能靠山下地盘供养。
      否则和平之时,是不可能有这样大股土匪的。
      没有这么多粮草食用。
      一般土匪就和野生动物一样。
      一片小山上,就这么10个20个土匪,和狼群类似。
      这些人可以靠种地,还有偶尔劫掠,勉强维持生存。
      其实也很不稳定,往往几年就会团灭,或者崩溃。
      这也是为什么和平之时,没有那么多人上山当土匪的。
      当土匪,就意味着寿命进入倒计时。
      土匪中没有老人,就是一个规矩。
      而他们想要聚拢更多的人,就得有更多的粮食。
      而四人都没有挂。
      但他们有想法。
      首先是找水。
      接着找到了一些水,那是山洞深处有地下水。
      这就好办了。
      随后利用山中土壤中的有机质,培养蚯蚓,培养蘑菇。
      接着用滴灌等节约水的方法,其实就是简单的手段来做到滴灌。
      主要是注意节约用水,用石头围拢出田地。
      他们有着现代思考方式,知道该怎么在山中种地。
      配合偶尔的劫掠,才能度过前期的发育时间。
      这种辛苦发育的时间,足足持续了一年半。
      没挂就是这样。
      打天下就是如此,前期拿下一小块地盘,要几年,后期拿下几百倍的地盘,只需要几个月。
      只要势头良好,所向披靡,那就是指数增长。
      关键就是前期。
      常玩三国游戏的人都知道,开局度过了,后面基本就无趣了,没有挑战了,只要放任系统托管就行了。
      而他们在一年半之后,终于实现了山中蘑菇产地,蚯蚓产地,草丛产地。
      有机质,水,阳光,配合之后就成为蘑菇……
      有机质,水,蚯蚓,配合之后就成为养鸡厂。
      如此一来,营养全面了。
      接着要做的就是扩大自己规模,建立良好后勤。
      他们这一年半之内,也是四处打探消息。
      他们早就知道了青云山上大概有2000多号土匪,分布在几百公里之内。
      大部分靠在山里种地为生,少部分是靠下山打劫。
      可以说种地占6成,打劫占4成。
      很多土匪窝子,平均坚持不到三年——和现代公司的寿命,惊人的一致。
      这其实就是散户自立,抱团求生的常态。
      三年是一个大门槛。
      劫掠主要是抢盐和布,这些生活必需品。
      其他事情,下山打村子,打大户,他们做的很少,因为风险太高。
      而这些土匪窝子,就是没有理念,没有想法,不知道该如何做。
      于是一年半后,他们纷纷被收编。
      不服的,自然是抓起来当奴隶,当包衣。
      不想当,就用鞭子和棍棒,再加紧闭。
      他们可是现代人,很明白该如何训练人。
      要知道近代线列兵,就是靠鞭子棍棒,将一群渣滓,变成合格的火枪兵。
      火枪兵之所以厉害,就在于廉价,成型快。
      用的都是渣滓兵,抚恤低廉。
      
      
  

第二千八百二十五章 起势了[2/2页]